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萨伊是南美洲地区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常用草药,由卫生部批准允许在我国使用,广州及台湾地区已有引种.中医药历来就有吸纳外来医药的传统,不少外来药物已成为中医临床应用必不可少的常用品种.我国历史上对外来医药历来持"开放"态度,但是,这种吸纳和应用必须经过充分的消化与吸收,经历长期反复的实践与认识,使之"本土化"进而与我国固有的中药融为一体.本文通过总结分析阿萨伊的应用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结合阿萨伊在原产地的传统药用记载,以及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临床应用等现代研究报道以及笔者进行的实验研究结果,运用中医传统哲学思维归纳总结阿萨伊的中药药性、用法用量,探讨其功能主治,研究结果如下:阿萨伊(Acai),为棕榈科植物阿萨伊棕榈树Euterpe01eraceae Mart.的新鲜果实.一年四季皆可收获,7-12月采收量最大.采摘后不易放置储存,24小时内制成果浆,或进一步加工成可长期储存的果浆、果粉等制品.[性味与归经]甘、酸,凉.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收敛止泻,化浊降脂,保肝解毒.用于治疗内热消渴,发烧,久泻,久痢,疮疡久溃不敛,高脂血症,酒毒伤中.[用法与用量]4~22g.中药自古都是直接进行临床实践,根据患者的临床反映对药性进行摸索式的总结,其理论形成缓慢,其用药安全也存在极大的隐患.本研究为阿萨伊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迈出了第一步,为阿萨伊与我国中药资源结合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研究中药理论一定要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是中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徐灵胎言"虽圣人亦必试验而后知之".而临床实践的经验总是在不断增加,不断累积,原有的理论需要不断修正,新的理论也将不断产生,不断发展,中药理论所反映的客观规律将越来越趋近于客观事实,因此,阿萨伊的性味归经、毒性、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中药理论也可以通过临床疗效、实验研究的总结进行反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