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工作应该相应这一战略方针。当前,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居民收入提高,对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需求增加。而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这正是对京津冀地区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发展的契机。但是如今体育休闲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缺乏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体育休闲产业发展不平衡,结构还不完善。因此,京津冀三地应该借着冬运会的契机,加强贯彻大众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开设新兴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本文旨在分析京津冀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情况,通过改善三地居民锻炼过程、锻炼目的,从而增加三地体育锻炼人数,从而改善全民体质健康。研究方法:2.1问卷调查法通过京津冀地区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对京津冀三地居民分层抽样,调查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频率、活动方式、身体感受等。利用首都体育学院京津冀体育健身休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数据库,发出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300份,有效回收率82.5%。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国内体育期刊的相关文献资料,在CNKI搜索相关论文约2篇,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2数理统计法运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对核心变量(京津冀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现状)等,人口学变量(地域、年龄),对这两大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得出关系。研究结果:3.1京津冀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参与现状京津冀地区中,北京市参加体育休闲活动占比86.9%,天津市参加体育休闲活动占比80.0%,河北省参加体育休闲活动占比71.3%。每月不足一次的占比24.7%,每周不足两次但月1次以上的占比0.09%,每周1-2次占比23%,每周三次以上占比43.4%。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中66.4%的人每周有一到两次运动。与国家规定的每周中等强度锻炼3-5次标准不符,说明体育健身活动普及不够。调查年龄段分为6个等级(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分别占比3.7%、19.1%、25.9%、20.2%、16.7%、14.4%,在健身休闲活动中,中年人数居多,符合我国当前时代。中年人有时间,有财力,有精力去做一些体育健身休闲活动,追求休闲的健康生活。参加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方式,个人锻炼占比44.3%,与家人朋友占比75.8%,其他方式占比10.4%。3.2体育锻炼身体感受及重要性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人群的身体感受分为(没有感觉、微微出汗、出汗较多)其中微微出汗占比46.0%,没有感觉占比32.3%,出汗较多占比20.8%,66.8%的人起到了锻炼目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重要性,有52.9%的人认为比较重要,15.9%的人认为非常重要,也有22.9%的人觉得一般。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已逐步晋升为国民的大众活动。3.3体育锻炼主要活动因素与中断原因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人群最长参加的活动主要有(健步走、羽毛球、篮球、长跑、广场舞、乒乓球)这六项,其中健步走占比最多为21.56%。这些人主要选择在早晨和晚上参与体育锻炼,其主要原因是工作、学习等原因影响。影响京津冀人群参加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主要因素及其首要目的,主要由家人朋友影响占比55.4%。其目的是增强体力与保持健康为50.36%,其次是消遣娱乐为16.8%。人们开始为自己的健康着想,在亲戚朋友的督促下更易进行。但他们中断的原因为:工作原因占46.8%,运动损伤、重病、生育问题均占11%。研究结论:4.1结论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京津冀三地中体育锻炼程度高低依次为,北京、天津、河北。北京的经济水平高于两地,所以人们参加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人数多于两地,通信以及媒体传播与发展休闲体育产业较强,也会影响参加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人数。根据上述数据京津冀健身的频率来看,一周锻炼三次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一半不到,说明国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意识不强烈,积极性不高。其中断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原因,因工作劳累,每天的精力不足以保证体育健身休闲活动。根据参加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人群的年龄分布,由数据得出参加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人群主要分布在20-49岁这个年龄段里。这组数据体现了一个先是上升的趋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的经济水平增加,有钱去做一些健身休闲活动;但在49岁以后,呈一个下降趋势,年龄增加,精力不够,不足以在日常活动之外再做一些休闲活动。4.2建议应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把三地协同发展的优势资源带到河北和天津去。体育锻炼要适应各个年龄段的人,从而增加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参与。政府应该大力倡导体育锻炼活动,完善体育器材,注重各年龄段体制发展。各地区里应增加或开展一些群体类型的休闲健身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团建等。提高京津冀三地体育锻炼的参与率,通过媒体等传播途径,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而改善国民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