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ET融合虚拟导航技术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US-PET融合虚拟导航引导技术在颈部、胸壁及脊柱旁肿块穿刺活检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因颈部、胸壁及脊柱旁肿块要求穿刺活检的患者19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35~78岁。所有病例PET均提示病灶部位高代谢浓聚信号,但因肿块位置关系,常规超声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将PET/CT数据导入Esaoet Class C超声诊断仪进行3D数据重建后,确定病灶位置,标记病灶范围和大小。采用单平面定位法选取体表标记后将超声与CT以及PET图像融合匹配,使PET高代谢信号区与超声显示病灶重叠,并确定周围骨性组织和肋间血管走行后,引导穿刺活检。结果 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ET与超声图像融合,融合时间最短约5分钟,最长约15分钟,平均约10分钟,引导穿刺成功率100%,均取得阳性病理结果,无大出血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颈部、胸壁及脊柱旁肿块病因多种多样,多见于肿瘤、炎症、结核等,超声表现特异性不高。确诊需要依靠穿刺活检病理。单个突出于体表的肿块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较易,而肿块位于胸壁内紧贴胸膜,肋间或肋骨周围时,仅靠超声则可能受肋骨遮挡不易显示或仅部分显示,降低了穿刺准确性,脊柱旁肿块本身容易受脊柱横突遮挡超声图像,且周边伴有血管神经穿行,穿刺难度较大。当出现多个肿块时,也需确定各个肿块性质,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病灶进行穿刺,以提高穿刺阳性率。本组病例PET与超声融合成像在颈部、胸壁及脊柱旁肿块活检中的成功应用,提高了影像引导手段的精确性,有助于病灶的精准定位,增加了操作者的信心,表明其在一些特殊部位的困难病变穿刺活检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病变及促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姜黄素防治UC提供依据。方法将5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传统的SCP范式为分析框架,考察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状况.认为市场结构属于行政管制条件下的寡头垄断;市场行为的竞争性不强,但在入世后呈
通信运营商的主营收入来源自两类产品:一类是语音和短信,目前已过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的成熟期,快速进入衰退期,另一类是流量收入,随着不限量政策的推出,正跨越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谁都有个心理,买货要买便宜货。因此做制造厂家的,便必须做到货色既要好又要便宜,否则便很难与别人竞争。在过去,尤其是政府机关性的工厂,很少注意及此,所以生产情况总步在
期刊
研究背景与目的:洁净良好的禽舍环境是家禽健康生长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随着集约化、标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家禽舍多采用自动上料清粪、自动控温控湿控风的层叠式笼养模式
本文阐述了对当前健美操教学的一点理解、认识,结合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同时对健美操教学的艺术做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