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腹膜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全球腹膜透析患者约占透析总人数的14%。尽管腹膜透析技术有了较大改进,仍有不少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导管移位,以致不能正常进行腹膜透析;严重者可影响透析质量,加重患者的痛苦与负担。总结应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校正腹膜透析导管移位无效后,使用手术复位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膜透析植管术的患者术后随访,发生腹透液引流不畅或引流量严重不足的患者,经X线片证实发生导管移位的共5例,5例患者中2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复位成功,3例患者非手术治疗复位失败,采用手术导管复位,将包裹的多余大网膜切除后,再用卵圆钳将腹透管送至腹腔膀胱直肠窝。术闭,患者返回病房后予1.5%腹透液2L加肝素分次冲洗,或用肝素封管。术后开始小剂量的IPD,逐渐过渡到CAPD。术后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腹透管固定稳妥,可采用腹带包扎,避免外接短管受到牵引而引发漂管。发现护士操作很重要,腹透液引流时间不能过长,流速不能过快,一般要求引流不超过20分钟,如出现腹透液引流不呈线状,应及时关闭开关,并排除导管受压、体位影响、肠胀气影响等因素,因为长时间或快速引流可能导致导管末端负压增大,吸引网膜包裹腹透管。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膜透析植管术的患者术后随访中,发生导管移位的5例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53.4±7.70岁。其中3例发生于术后2周内,2例发生于术后6月内,发生率达7.1%。通过非手术方法复位成功的患者2例,另3例患者应用手术复位,术中发现腹透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大网膜包裹、堵塞,术后腹透液引流通畅。患者在居家腹透时每日保持大便通畅,不用力排便,腹透管长期固定稳妥,腹透液引流时间不过长,患者未再出现漂管现象。结论腹透管的漂管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在腹膜透析导管移位患者的护理中,需针对术前准备、术中置管位置、操作方法、术后护理、病人教育培训等多个环节进行改进,降低漂管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