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弃与回归:对《卢布林的魔术师》主题的文化解读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5_1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是美国当代最富盛名的犹太小说家之一,1978年因其“以植根于波兰犹太传统文化的叙事艺术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类生存的普遍境状”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卢布林的魔术师》突出表现了主人公雅夏在背弃犹太传统文化后去追求另一种文化,最后又回归其传统文化的心路历程。本文认为,背弃与回归是该小说最突出的主题,其中主人公雅夏的背弃与回归主要体现在他对犹太身份和犹太传统道德的背弃与回归这两个方面。对民族身份和传统道德的背弃与回归均属于文化现象,所以本文试图以史蒂芬·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为理论基础,将《卢布林的魔术师》中背弃与回归这一主题置于犹太历史与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加以考察,并对其进行文化阐释,力图揭示文学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描述犹太人从背弃到回归其犹太身份和传统道德的心路历程,并简述背弃与回归这一主题在辛格文学创作中的体现。第二章侧重分析《卢布林的魔术师》中雅夏对其犹太身份的背弃与回归及其原因,认为雅夏对犹太身份的背弃与回归主要表现在犹太信仰、犹太教仪和犹太着装这三个方面。犹太传统道德主要记载在《旧约圣经》中的“十戒”中。第三章主要探析雅夏从背弃犹太传统道德到回归犹太传统道德的历程及其原因。本文作者认为,《卢布林的魔术师》中的雅夏是整个犹太民族的一个缩影,所以,雅夏对犹太身份和犹太传统道德的背弃与回归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心路历程。第四章试图探讨背弃与回归这一主题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认为该主题体现了辛格和雅夏对犹太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恪守,并因此论证了辛格笔下的人物从背弃到回归犹太传统文化的必然性。通过对《卢布林的魔术师》中背弃与回归这一主题的文化解读,本文试图彰显犹太传统文化对辛格创作的影响和辛格对现代犹太人生存境状的关注,以期为国内的辛格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春季眼红流泪当心“沙眼”  我生活的地方春季风沙很大。前不久,我的眼睛在风沙过后发红流泪,还伴有畏光、痒涩、干燥,去医院检查说是沙眼。这是因为沙子入眼导致的吗?该怎么治疗? 甘肃 甘宁国  沙眼与沙尘并不相干,而是由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所以称为“沙眼”。早期表现为流泪、怕光、眼痒、分泌物增多及异物感等眼部不适感,后期严重者可致视力减退
期刊
药驾危害甚于酒驾    酒驾危害已经人所共知,但有多少人会意识到服药也可能对驾车产生不良影响呢?奥地利科学家在研究了9000起交通事故以后发现,有16%的事故是因驾驶员服了某种药物所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提醒服用下列七大类药物应谨慎驾驶:  1.抗组胺药如非那根、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服用这些药物常常会产生嗜睡、眩晕、耳鸣等副作用,令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大多数感冒药都含有此类药物成分。  2.抗抑郁、焦
期刊
夏洛蒂·勃朗特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女性作家。在她的四部小说中,夏洛蒂·勃朗特运用解围之神使故事能够发展和/或结局。本文首先对解围之神进行了简要介绍。解围之神是一种古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