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0998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和电学特性。尤为重要的是,石墨烯较高的介电常数以及外层电子易极化弛豫特性使其可作为介电损耗吸波基材。针对石墨烯制备过程中氧化还原方法选择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选择较优的制备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复合方法对石墨烯-铁氧体吸波材料性能的影响,找出最佳的复合方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尝试制备一种新型的石墨烯-聚吡咯-镍锌铁氧体三元复合材料,并研究制备方法、基材组成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相关石墨烯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合成丰富和拓展了石墨烯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三种不同吸波机制材料的复合为新型三元吸波材料的制备和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研究表明:(1)采用一步氧化法对石墨原料的氧化效果强于两步氧化法,且采用鳞片石墨氧化效果更好。水热还原温度较高时(200℃)还原效果接近水合肼,所以在反应温度较高时可以采用水热还原。(2)采用鳞片石墨、一步氧化法、水合肼还原制备的石墨烯在低频(06000 MHz)范围内,吸波性能较差,厚度为4mm时,最小反射损耗仅为-2.82dB。(3)采用原位复合法和物理共混法均成功制备出RGO-Fe3O4复合材料。在低频段(06000MHz)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均优于单一组分。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较好,最小反射损耗在4mm时达到-8.22dB,且在高频段有更好的上升趋势。(4)原位复合法制备的RGO-Fe3O4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随着Fe3O4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m(GO)/m(铁盐)=1:10时,最小反射损耗在4mm时达到-8.22dB。(5)通过水/溶剂热法成功制备出Ni0.5Zn0.5Fe2O4和RGO-Ni0.5Zn0.5Fe2O4,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了RGO-PPy,将水/溶剂热法和原位聚合法相结合制备出了RGO-PPy-Ni0.5Zn0.5Fe2O4三元复合吸波材料。研究发现:采用乙二醇溶剂热法制备的吸波材料性能优于水热法制备的吸波材料。RGO-Ni0.5Zn0.5Fe2O4的吸波性能优于Ni0.5Zn0.5Fe2O4,而RGO-PPy-Ni0.5Zn0.5Fe2O4三元复合材料的性能优于RGO-Ni0.5Zn0.5Fe2O4和RGO-PPy,且复合材料均以介电损耗为主。当厚度为4.5mm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的RGO-PPy-Ni0.5Zn0.5Fe2O4的最小反射损耗在8.2GHz处达到-21.1dB,有效吸收带宽达到3.1GHz(6.910.0GHz)。
其他文献
酞菁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电特性,在紫外光区(300~400 nm)和红光/近红光区(600~700 nm)有良好的光谱吸收性能。当在酞菁环接入助色团或发色团结构时,其光谱吸收行为有所扩宽
本学位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文献综述。阐述了中药材原产地鉴定的重要性,概括了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和属性,总结了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意义和作用,详细介绍了中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硝化棉在化工原料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测定其中水和乙醇的必要性。第二章: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鹿茸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建立了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的ICP-AES指纹图谱。采用HPLC、ICP-
纳米氧化钛作为半导体光催化剂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但存在光能利用率低且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的缺陷。针对这两个缺陷,本文通过造孔和掺杂的手段来提高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利
中草药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独特等优点,在最近几十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借助于现代生命科学、分析科学的进步,中药的研究水平和质量标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中药的检测方法由最初的薄层分析法发展为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质谱法等。毛细管电泳因其优越的分离能力,在天然药物复杂物质体系的分离分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优化的毛细管电泳条件下可实现尽可能多的植物药物质信息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