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地番茄栽培灌溉方法的比较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12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继续通过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保护地节点渗灌、普通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溉对土壤水、热状况和土壤含水量、电导率、pH空间变异特点以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用TDR监测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以土壤水吸力30kPa灌水控制下限,以田间持水量作为灌溉控制上限;节点渗渗、普通渗灌和滴灌的一次灌水量设定为沟灌的1/2。试验从2005年到2006年连续进行2年,两年试验方案相同,重点讨论2005年的试验结果。重点研究以不同灌溉方法灌溉O.20 cm、20-40 cm两个层次土壤的含水量、电导率、pH空间变异特点以及番茄需水规律,其目的在于为日光温室大棚作物生产科学地进行水分管理提供指导,为日光温室大棚利用过程中土壤改良及其退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1.灌溉方法不同,0-20 cm、20-40 cm层次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幅度不同,一次灌水后湿润的土壤层次范围不同。因此,不同灌溉方法处理作物生育时期的耗水强度、灌水周期、灌水总量和番茄全生育期需水规律表现也不同。就番茄的全生育期平均而言,沟灌的总灌水量最大,为206.24 m<3>·667m<-2>,普通渗灌与滴灌相差很小,节点渗灌最小,为91.41 m<3>·667m<-2>;沟灌、滴灌、普通渗灌和节点渗灌平均灌水周期分别为3.8天、4.3天、4.6天和5.5天。 2.不同层次土壤温度及其变化幅度因灌溉方法不同而差异明显。灌溉方法对番茄整个生育期耕层土壤的积温影响显著,达到5%显著水平。滴灌耕层土壤积温最高为6137.6℃,分别比节点渗灌、普通渗灌和沟灌高出93.1℃、48.4℃和245.2℃。 3.灌溉方法不同,试验结束后0-20cm与20-40cm土壤含水量、pH和电导率空间变异特点不同,上下土层间相关程度各异。 (1)土壤含水量。在0-20cm土层,节点渗灌和沟灌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而普通渗灌和滴灌的空间相关性很弱;在20-40cm土层,普通渗灌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它3种灌溉方法空间相关性很弱。上下土层间滴灌和沟灌处理的成极显著的正相关,普通渗灌显著相关,而节点渗灌相关关系不显著。 (2)土壤电导率。无论是0-20cm土层、还是20-40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数值大小、变异情况依灌溉方法而差异明显。滴灌和沟灌处理0-20cm与20-40cm土层间土壤电导率成极显著的正相关,而节点渗灌和普通渗灌的则相关不显著。 (3)土壤pH。在0-20cm土层,普通渗灌和滴灌处理的空间相关性很强,沟灌的相关性很弱,节点式渗灌的空间相关程度在居于普通渗灌、滴灌和沟灌之间,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0-20cm与20-40cm上下土层间沟灌土壤pH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普通渗灌显著相关,而节点渗灌和滴灌则相关程度不显著。 4.灌溉方法对番茄的长势、果实产量及品质影响明显。各灌溉方法处理间番茄的株高、茎粗均无明显差异,但果实膨大速度差异显著。节点渗灌的番茄产量最高,其次是普通渗灌和滴灌,产量最低的是沟灌;而全生育期总灌水量(灌溉定额)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为节点渗灌<普通渗灌<滴灌<沟灌,水分生产效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节点渗灌>普通渗灌>滴灌>沟灌。不同灌溉方法间番茄果实的Vc、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总酸度和糖酸比均有显著差异,总体上滴灌、普通渗灌和节点渗灌的Vc、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总酸度较低。 综上所述,保护地使用不同灌溉方法灌溉栽培番茄,其灌水总量(灌溉定额)、一次灌水量(灌水定额)、灌水间隔、灌水次数以及灌水后土体湿润部位不同,既会影响土壤含水量、电导率、pH值等理化性质数值大小,也会影响这些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空间变异特点,进而影响到番茄的长势、果实产量和品质;就这四种灌溉方法的综合效果而言,依次为节点渗灌、普通渗灌、滴灌和沟灌,各地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之,实现保护地生产优质、高产、高效,防止土壤退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一切生产和活动的基本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土地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我国大部分土地管理部门仍采用
该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着重讨论了风沙土在特定培养条件下,胡敏酸(HA)、富里酸(FA)数量和△logK的变化及其与培养条件(CO和O)之间的关系.为阐明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转化
土壤中Cd、Pb污染现象日益严重,Cd、Pb均是具有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对植物正常生长、生态环境稳定及人类健康均具有危害作用。目前,我国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严重。辣椒是我国许多县
本项研究以辽宁省的棕壤和褐土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培养及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外源硅磷,包括单施硅磷以及不同比例硅磷混施对土壤硅磷存在形态和有效性的交叉影响。得出的结论
泥炭、油页岩和草炭是陕西境内丰富的有机矿藏资源,主要蕴藏在铜川、咸阳、渭南、延安等市渭北一带及榆林的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储量丰富,可开采程度高。目前,虽然人们
硼是高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由于适宜植物生长的硼的范围比较狭窄,当人们连续施硼肥时,易使植物出现硼毒害的问题。因此研究植物对高硼胁迫的反应将会为植物的
本文通过盆栽玉米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地采集的3种不同肥力水平棕壤上获取了C和N双标记的玉米秸秆和根系,通过培养实验对玉米秸秆和根系在土壤中的分解与转化,
夏玉米/冬小麦轮作是河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种植方式,生产过程中农民为追求高产和高收益,氮肥施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过量施用氮肥不仅减少作物产量,浪费肥料成本,还污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