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Tiam-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1 T淋巴瘤侵袭和转移诱导因子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实验材料 1.病例及组织标本 随机选取86例从1999年4月~2000年6月间中国医大一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原发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其中,男61例,女25例,年龄36~76岁,平均58.2岁。鳞癌42例,腺癌44例。分化程度:高、中分化55例,低分化31例。病人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及免疫治疗,术后所有诊断经病理证实。所有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另获取上述病例中转移淋巴结15例,正常肺组织手术切除标本15例。共47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6~45个月。 2.主要试剂 一抗是由美国Santa Cruz公司提供的兔抗人Tiam-1(H-300)蛋白单克隆抗体,工作浓度1:100。S-P试剂盒为北京中山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的通用型产品。 实验方法 1.免疫组化染色 将石蜡包埋的标本制成5μm厚石蜡切片,丙酮固定10分钟后风干。脱腊后,3%的过氧化氢-甲醇液室温浸泡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滴加1:50封闭用正常血清室温孵育20分钟,PBS稀释一抗Tiam-1(1:100)室温孵育2小时或4℃过夜;1:100生物素标记二抗(IgG)室温孵育30分钟;1:100S-P溶液室温孵育20分钟;DAB显色3一分钟,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固定,封片。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制片:将石蜡包埋的标本制成sop厚石蜡切片,贴于涂有APES防脱片浓的载玻片上,丙酮固定10 d后风干。 2.染色结果判定: 阳性判定以着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综合判断:着色强度分为,无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阳性细胞数分为,S10见为二分、10阮一50院为二分、50防一75伍为3分、>75邮为大分。两项得分相乘结果>3为阳性病例(十八2 3阴性(刁。最终结果是由两位病理医师用双盲法分别鹏每例切片所获得的一致意见。 3.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SPS10.0统计软件处理。Tiam—且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的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确切概率法。Cox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P<o.田为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 二.Tiam一二蛋白阳性染色的分布及特点: Tiam一二蛋白在正常肺泡上皮、间质及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中均无表达。在肺鳞癌细胞中,Ti一二蛋白存在于癌细胞胞浆中,被染成黄褐色颗粒状,尤以癌巢中央部明显(图乙2人在肺腺癌细胞中,Tiam一二蛋白同样存在于胞浆中,分布较均匀,胞膜表达不明显(图3,4人Tiam—l蛋白在钢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中无表达(图5人在淋巴结检测中,Tiazn一二蛋白在淋巴结边缘窦转移 ·2·癌细胞内呈阳性表达(图6人而在正常淋巴组织中则呈阴性表达。 2.Tiam一蛋白表达与临床及病理学因素间的关系 **小细胞肺癌Tiam一二蛋白表达与病理学分化程度的关系 在86例肺癌中,高、中分化55例,阳性率40%(22/5太低分化31例,阳性率67.74%p 人统计分析显示两组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口<o.05人 K*小细胞肺癌TiamJ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间的关系 86例肺癌中有转移者(包括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转移万6例,其中 Tiam一二蛋白表达阳性 25例,阴性*例;无转移者 50例,其中阳性格例,阴性32例,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人 ③*小细胞肺癌Tiarn对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州间均无明显相关性u>0刀5人 3.Tiam一二蛋白的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 本组86个病例中,47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最长为45个月,最短为6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生存期<3年者0am一五阳性表达率84.2%,明显高于生存期Z3年者的阳性表达率32.14%,两者有显著差异。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表明:术后生存期仅与 NSCLC的临床分期u=0.006)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而 Ti-am一二蛋白的表达不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 论 二.Tiam一二蛋白在NSCLC中表达明显增高。 2.NSCLC分化越低Tiaxn一蛋白表达越强。 3.NSCLC转移病例Tiam一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