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杨木质部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筛选及PtoZF基因转化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常见树种,因其材质优良及抗性强,被广泛用于造纸等行业。木质部是维管植物的运输组织,另外还兼有机械支持作用。相对木质部发育相关的关键酶的基因而言,其特异性启动子元件与转录因子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为了探索调节杨树木质部发育的相关转录调控网络,可以运用酵母单杂交的技术寻找与相关启动子元件结合的蛋白。本研究选择了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AC-box(CTGTTGTGAG,-264~-255)、ABRE-box(ACGCGTG,-242~-235)以及W-box(CCATGCACTAAGTTCCTAGTGTCATC,-317~-292)作为诱饵序列,以毛白杨作为植物材料,构建了毛白杨酵母单杂交的cDNA文库和三个顺式作用元件的诱饵质粒,并以AC元件的诱饵质粒对文库进行了初步的筛选,为后期研究调控毛白杨木质部发育的转录因子提供新资料。同时本研究还选取了木质部特异表达的PtoZF基因,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好毛白杨PtoZF基因的过表达载体与反义载体转化毛白杨,为后期研究该转录因子功能奠定基础,对于更深入了解木材形成过程的分子机制、性材改良的基因工程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以GUS基因片段为PCR模板基因,在其上游引物的5’端分别加上ABRE-box、AC-box及W-box的三次重复序列,与下游引物一同扩增GUS基因片段,将该片段连到p-AbAi质粒后再切除GUS基因片段,即构建好报道子。2构建了毛白杨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含AC-box的诱饵酵母所建库容量分别为1.3×106,且其中没有rRNA的污染,共筛选到5个候选蛋白;并对其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析其可能的功能。3确定毛白杨转化的卡那霉素的最佳浓度为15 mg/L。将PtoZF类基因的过表达载体与反义载体转入毛白杨中,均得到毛白杨完整的再生植株。经过PCR检测,初步证明PtoZF基因已整合到毛白杨的基因组中。
其他文献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之间的接触电阻特性直接影响弓网系统的载流性能。论文通过浸金属碳滑板与铜锡接触导线的对磨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接触电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无载流静态接触时,接触电阻随着压力载荷的增大而减小;无载流滑动接触且压力载荷不变时,接触电阻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强电流滑动接触且压力载荷和滑动速度不变时,接触电阻随着接触电流的增大而减小。针对压力载荷、滑动速度、
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干扰信号,其中电力谐波的干扰是一个重要分支。我们可以通过对于声学的学习和了解知道“谐波”这个词语,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了解到“谐波”的发展历程也是比较长的。本文就是针对如何检测电力系统中谐波进行了探讨,基于目前比较流行的嵌入式系统进行开发一款谐波检测仪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对谐波研究的著作、论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谐波检测的数学算法,探讨了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本文采用的是快速
作为一项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电磁声发射技术(EMAE)是通过对被检测试件进行局部电磁加载,使其产生声发射信号,进而实现对导电薄板的损伤检测和评价。电磁声发射技术是电磁无损检测
随着穿戴式电子设备、微机电系统(MEMS)、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种各样新式低能耗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应用,传统的电池供电系统由于占用空间太大,有效供电时间过短,会对周围的大自然环境产生污染等缺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活和生产上的需求。可以使用压电材料制作特殊装置,将周围大自然环境中的机械振动能量收集起来,并且储存为电能给低功耗电子元器件供电,这成为了当前的热门研究方向。本论文以悬臂梁压电式振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