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黏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结直肠黏液腺癌(Mucinous adenocarcinoma,MUC)与结直肠非黏液腺癌(Non mucinous adenocarcinoma,NMUC)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分析MUC临床病理特征可能对临床诊疗造成的影响,以期为MUC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法:研究对象为109例我院2015年到2020年间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就诊并经我院病理科明确诊断为MUC的患者,并随机收取了同期NMUC患者109例,随后于我院档案室汇总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MUC临床病理特征,并阐释其对临床诊疗工作的意义。结果:1.本研究中MUC在所有组织亚型中约占14.9%。2.MUC患者首次就诊肿瘤标志物水平较NMUC更高,其中MUC组CEA检测阳性率47.7%,而NMUC组阳性率30.3%,P=0.008;CA199检测阳性率32.1%,而NMUC组阳性率为16.5%,P<0.001;3.MUC患者术后大体类型有更高的隆起性比例(42.2%),P=0.039。4.MUC患者有更高比例的错配修复缺陷(d MMR)和微卫星不稳定(MSI),分别为11例(10.1%)与3例(2.8%),P=0.02。5.MUC患者的肿瘤体积较大(P<0.001),原发灶侵犯更深(P=0.007),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更高P<0.001,更多的脉管内瘤栓P=0.039。6.在性别、合并Ⅱ型糖尿病、贫血、癌性肠梗阻、消化道恶性肿瘤家族史、神经侵犯情况、癌结节、远处器官侵犯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相较于NMUC,MUC恶性程度更高,原发灶侵犯深度更深,更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2.MUC患者MMR缺陷占比较高,MSI比例高,值得在MUC患者中进行微卫星状态检测评估。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单克隆抗体埃罗妥珠单抗(elotuzumab)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计算机对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检索,起始时间为数据库建库,截止时间为20
目的:分析乳腺癌肿块的临床资料、超声特征及病理生物学指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筛选出密切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诊断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前超声特征、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生物学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筛选临床及病理特征(患者年龄、肿块位置、ER、PR、HER-2、Ki-67、P53、CK5/6、分子分型、组织学等级)、超声
目的:系统的评价miRNA-155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名学术工作者通过独立检索万方、知网、维普、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根据纳排标准检索出关于miRNA-155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的相关文献,日期截止为2020年12月,提取相关文献资料,采用QUADAS-2系统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分析评价,并综合应用stata16、metadisc1.4、review manger5.3软件对
目的:1.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LINC01419在人正常肝细胞与肝细胞癌(HCC)细胞中的表达差异。2.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419对HCC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1.使用实时定量荧光RT-PCR(q RT-PCR)法检测人正常肝细胞和HCC细胞中LINC01419的表达情况。2.使用q RT-PCR法验证LINC01419干扰效率。3.采用MTT实验和克隆形
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血液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可以侵袭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且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尽管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已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仍有部分患者预后较差,这些患者的生存仍面临较大威胁。国际预后指数(IPI)是国际通用的评估DLBCL患者预后的指标,但是有研究表明即使IPI相同的DLBCL患者其预后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有必要利用生存数据建立一个准确度较高
目的:评价吞咽训练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吞咽困难预防或治疗的作用。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erary、CNKI、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全面检索,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应用Stata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3项研究,共454名患者。11项以二分类数据表示的研究分析示吞咽训练对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约占乳腺癌所有类型的15-20%,其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形态学、分子学、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分为具有同质性的亚群,对进一步了解TNBC临床行为以及个性化治疗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2020年复旦大学肿瘤中心最新发表的研究成果,即利用免疫组化指标对TNBC患者进行分型,来弥补因微
目的:比较经胸入路、经腹入路及胸腹联合入路三种手术径路对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山西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及胸外科在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经胸入路、经腹入路、胸腹联合入路)的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手术径路的选择将患者分为经胸组、经腹组以及胸腹联合组。从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后生
目的:通过收集胶质瘤患者及因其他非肿瘤性疾病就诊于我院神经外科的患者近五年应激性生活事件,研究应激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主要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胶质瘤发病之间的关系,探讨应激性生活事件是否为胶质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在胶质瘤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患者192例。术前临床诊断、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胶质瘤的患者为病例组,共计96例;对
研究目的:Ixazomib作为第一代口服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凭借其便捷的给药方式获得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检索数据库中Ixazomib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试验,进一步分析Ixazomib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评估其利弊,为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