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乙炔加氢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feiy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乙烯主要由石油工业中石油烃蒸汽裂解的方式制得,以该方法制得的乙烯产品通常含有少量的乙炔杂质。乙炔组分会降低聚合催化剂的活性,从而影响由乙烯为原料的聚合物生成过程。通过催化加氢法可以除去乙炔,将乙炔转化为乙烯。历史上,实现过工业应用的乙炔加氢催化剂主要有Pd系催化剂等,到目前为止,Pd系催化剂一直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工业应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Pd的贵金属本质使得Pd系催化剂成本偏高,因此寻找低价格低毒性环境友好型催化剂成为了当务之急。同时,该反应除生成乙烯以外,还存在过度加氢生成乙烷以及聚合反应生成1,3-丁二烯等聚合物等副反应。为此,人们试图通过在钯催化剂中加入第二种组分作为助催化剂的方法,来改善Pd系催化剂的加氢选择性与抗积碳性能。本文首先对Pd和Pd3Sn的三种低指数表面(分别为(111)、(100)、(211)表面)以及PdSn(010)上的乙炔、乙烯以及1,3丁二烯的吸附性能、乙炔加氢及碳碳耦合反应活性以及选择性进行了探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Sn的加入降低了吸附质的吸附强度,提高了乙烯的选择性。同时,在PdSn(010)面上绿油生成量相比于纯Pd催化剂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乙炔在催化剂表面的强吸附性能,探究吸附质的吸附能与覆盖度的关系就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详细探究了乙炔、乙烯和氢原子在Pd(111)和Pd3Sn(111)面上的竞争吸附情况。通过建立单一物种的高覆盖度模型分别获得三种吸附质的吸附能与覆盖度的线性关系,结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计算得到乙炔、乙烯以及氢在实验条件下在催化剂表面的初始覆盖度。并基于此覆盖度的表面进一步探究乙炔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发现Pd3Sn(111)面的乙炔加氢活性高于Pd(111)面,这与低覆盖度模型的结果刚好相反,但与实验结果吻合。此外,本文还以Pd,Pt,Ir,Rh,Cu,Ag这6个具有代表性的过渡金属的(111)面作为计算模型,探究乙炔加氢反应性能。首先通过计算乙炔和1,3-丁二烯在各金属上的所有可能的吸附模式下的吸附能,从而确定其在金属上的稳定吸附位,明确吸附质在各金属上的吸附变化规律。接下来计算乙炔加氢过程中生成主产物乙烯、副产物乙烷和1,3-丁二烯的详细反应网络。通过生成乙烯的两步基元反应势垒的对比,确定可以描述生成乙烯活性的有效势垒,并将其与乙炔吸附能进行关联。通过计算生成1,3-丁二烯的三条反应路径的反应势垒,确定有效势垒最低的反应路径为优势路径,并以此路径的有效势垒描述绿油的生成情况。
其他文献
病态性问题是影响参数估计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分析病态性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病态性问题的减弱措施是测量数据处理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大地测量中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地球上水循环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几年来葫芦河流域的水文循环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其中较为明显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水量变化不大,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扩大(见图1),从2012年的4706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8044.2亿美元。2012—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14.85%,高出国内生产总值年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40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各地持续增长。研究一般认为,哮喘主要是一种炎症疾病。目前,关于哮喘的免疫基础已经有比较多的研究,对于
【正】 长期以来,由于受苏联教育学体系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学中一直有“教学组织形式”这个名词以及这部分内容,一般将它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
本文以中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调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产业发展指数分区域测度、梯度区划分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依据梯度划分及特征分析结果进行不同层级的生产函数回归与分析
中国现阶段汽车拥有量已居于世界前列,2016年汽车产出总量达到2800多万辆,因此其轮毂需求量很大。国内汽车铝合金轮毂的生产大部分仍然采用人工识别分类方式,效率低下且难以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历史比较研究法的意义和作用作了概括总结:首先,历史比较研究法有助于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过程并进一步探求历史发展规律;其次,能提供研究历史的新角
随着测绘学科与气象学科不断交叉与渗透,测绘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尤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气象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急需大量的从事GNSS气象
泡沫铝材料是一种集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多孔金属材料,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气孔,具有质量轻、吸收冲击能力强和减弱阻尼振动等特性,可用来制造轻结构件、防撞结构件等,在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