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智能汽车剥离了驾驶环境中最不稳定的人的因素,可有效地提升出行安全性与舒适性。障碍物检测作为智能汽车环境感知领域一项重要技术,对于提高智能汽车环境理解力,保障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常规检测时,不仅存在单一传感器感知维度不完整、感知算法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不平衡等问题,而且车载平台计算资源的匮乏亦掣肘了感知算法的实车部署。故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丰富感知维度,平衡感知算法实时性与准确性,并减少算法计算资源
【基金项目】
:
省部级“天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ZXZNGX002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汽车剥离了驾驶环境中最不稳定的人的因素,可有效地提升出行安全性与舒适性。障碍物检测作为智能汽车环境感知领域一项重要技术,对于提高智能汽车环境理解力,保障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常规检测时,不仅存在单一传感器感知维度不完整、感知算法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不平衡等问题,而且车载平台计算资源的匮乏亦掣肘了感知算法的实车部署。故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丰富感知维度,平衡感知算法实时性与准确性,并减少算法计算资源开销,是实现实车高效障碍物检测的关键。鉴于此,本文面向真实智能汽车平台,设计基于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的实时高效障碍物检测算法,旨在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激光雷达检测时点云密度不均匀的问题,提出适应点云分布密度的障碍物检测流程。对原聚类算法分割聚类区间并改变聚类阈值,改善算法对不同距离障碍物聚类效果。实验证明优化后算法对动态障碍物的检出率提升了6.6%且满足实时性。(2)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算法计算开销大,难高效部署于车载计算平台的问题,提出高性能轻量级的Center Ne St算法。首先,替换原Res Net18主干网络为Res Ne St50,将Re LU激活函数升级为FRe LU,高效平衡算法实时性及检测精度;其次,提出PASN网络融合不同尺度语义特征,引入空间池化金字塔模块强化小目标信息表达,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对网络轻量化处理;再次,使用扩充后的Kitti数据集对算法随机多尺度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每秒可检测37.7帧图像,小目标检测精度较原算法提升了12.9%,平均检测精度提升了13.9%;最后,将Center Ne St高效部署于嵌入式设备NVIDIA Jetson TX2,每秒可检测31.1帧图像满足实时性要求。(3)针对单一传感器感知维度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激光雷达与视觉信息的两阶段融合策略,丰富感知维度并提升动态障碍物检测效果。首先,将多传感器检测结果时空统一;然后,以较低视觉置信度阈值对检测结果关联匹配,减少动态障碍物漏检率,利用激光雷达“检查”视觉的方式提升视觉检测结果置信度,以较高置信度阈值对融合结果输出,降低障碍物误检率,增加模型鲁棒性;最后,实验结果表明两阶段融合策略对动态障碍物的正检率提升了5.4%,适用于不同场景。(4)实车实验结果证明算法表现符合仿真预期,融合模型可实时、准确获取不同障碍物色彩、类别及三维信息,具有高效性及鲁棒性,满足实车应用需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护理的临床价值,以不断优化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50例脑瘫患儿作为试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及试验组(25例,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SAS评分、SD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和崇尚劳动的观念。”随后,教育部对“劳育”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这说明了国家对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劳动观教育是劳动教育的根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劳动教育和劳动观教育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很少学者关注高中阶段学生的劳
文章以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综化学试题为例,基于情境化高考试题的特点进行分析。情境化高考化学试题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融知识于真实情境中,以真实情境考查关键能力,考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考试题的分析了解,既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也有利于高考备考的精准开展,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健康中国”于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正式提出,其根本目的是保障并促进全民健康。而公民健康保障要聚焦于强大的公共卫生法治体系,力求用法治的手段消除危害公众健康的因素。新冠疫情猛烈来袭,在“依法治国”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依法保障人民健康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公共卫生法治作为保护人民健康的顶层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以公众健康为主线,通过梳理总结现有的健康法律、分析公共卫生
分析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发生针刺伤情况,针对受伤部位、时间,发生原因,干预性措施进行研究,探讨并制定具体的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选取200名在某医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展开回顾性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实习期间,200名实习生中有71名同学发生过104次针刺伤,发生率为35.50%;吸取药物,配药、加药时49次,所占比为47.12%。没有参加过职业安全培训的护士发
玉石,是中华文明体现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玉石不再是王宫贵胄的专属,而走进千家万户。南阳,古称“宛城”,以出产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闻名。南阳市镇平县玉器加工历史已有上千年,现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石加工、销售集散中心。《宛玉》纪录片旨在以探寻的视角,寻觅“宛玉”背后的匠人,展现技艺的传承,延续关于玉文化的记忆。该纪录片以人文科普的风格,设置三十分钟的影片时长,通过篇章式的影片架构来给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区治理具有主体的一致性、历史的同源性、目标的契合性、功能的同向性,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融入社区治理的内在前提。江苏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之路与经验,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治理具有借鉴推广意义。新时代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治理,需要建设区域“精神矩阵”,构建现代化的融入制度,拓展优化主体矩阵,塑造鲜明特色。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糖尿病患者老年群体由于自身生理年龄较大、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患病周期长且并发症多的特点,其病情的稳定控制及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质量成为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全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倡导下,帮助老年群体提高健康生活意识,引导老年人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强化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拓宽健康支持渠道,成为健康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D社区的老年糖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高分子物理实验课程中的一个经典项目。传统的DSC教学实验通常只是孤立地测试聚合物样品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实验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本文通过对该实验原有内容的整合扩充,围绕该技术在高分子物理研究中的应用,设计了多套综合性实验项目包括热转变,物理老化,结晶度测定以及相容性表征的实验。该实验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DSC分析的原理方法,学会使用该方法系统研究聚合物的分子运动
为清晰展示微电网各单元的运行状态及其状态转移过程,提出一种含物理设备层、控制决策层和系统优化层的3层信息物理融合建模框架,对3个层级的功能进行设计,分别建立各层级的模型:采用状态机描述物理设备层各单元不同运行状态间的转换过程,在每个状态下各单元连续变化特性由微分方程表征;采用多元组的形式化数学表达式描述控制决策层的控制功能;基于系统的实际需求建立系统优化层的优化目标,用于确定优化微电网系统的优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