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火针结合针刺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影响,客观评价其疗效,为治疗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且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共60例,依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火针+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火针结合针刺治疗,针刺治疗以靳三针疗法为指导,穴位选取患肢对侧颞三针及患肢手足挛三针,辅以随证取穴;火针疗法取患肢各关节附近肌腱两侧的压痛点或结节点进行点刺。对照组仅施加单纯针刺治疗。两组针刺每日1次,治疗5天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四肢简化Fugl-Meyer量表、临床痉挛指数评分(CSI)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量表评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四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临床痉挛指数(CSI)、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除了临床痉挛指数两组改善结果没有差异(P>0.05),提示在改善下肢痉挛程度上两组没有差异外,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上肢痉挛程度的改善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火针结合针刺与单纯针刺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均有效。2.火针结合针刺组在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上肢痉挛程度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