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火针结合针刺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影响,客观评价其疗效,为治疗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且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共60例,依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火针+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火针结合针刺治疗,针刺治疗以靳三针疗法为指导,穴位选取患肢对侧颞三针及患肢手足挛三针,辅以随证取穴;火针疗法取患肢各关节附近肌腱两侧的压痛点或结节点进行点刺。对照组仅施加单纯针刺治疗。两组针刺每日1次,治疗5天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四肢简化Fugl-Meyer量表、临床痉挛指数评分(CSI)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量表评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四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临床痉挛指数(CSI)、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除了临床痉挛指数两组改善结果没有差异(P>0.05),提示在改善下肢痉挛程度上两组没有差异外,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上肢痉挛程度的改善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火针结合针刺与单纯针刺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均有效。2.火针结合针刺组在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上肢痉挛程度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
其他文献
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作为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新型变压器,其运行的稳定性对电力系统而言非常重要。然而,PET是由AC-DC,DC-DC等环节组成的多级电力
介绍了宏模型的的概念和特点,对PSpice中几种典型的宏模型类型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总结指出宏模型是电路建模发展的新趋势。
信息转换是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熟练掌握语言非常有效的一项活动.也是交际教学法中常常运用的一种课堂练习.那么,如何界定信息转换,信息转换的方法和目的又是什么,笔者在教学实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各臨床分期治疗后情况。
本文依据二元组合混合气体的性质和有关的计算方程,推导出了由空气温度、压力和相对湿度表达的湿空气热物理性质的计算方程。为便于工程计算,并将这些方程整理成了干空气的热物
本文论述了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及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