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的发展由其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展是多元的、变换的和时效性的,是国家和地区社会持续进步的必要条件。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分布规律,可以看出,这些地区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拥有港口资源的沿海地带,并且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优势性显著,这主要是基于其城市、港口、产业,三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随着区域间合作日益紧密,区域的发展不再是以单独的个体进行经济活动,而是以“群”的概念来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城市群、产业群和港口群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城市群、产业群、港口群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城市群、产业群、港口群“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格局更是推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区,被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级”。所以,以城市群为依托、产业群为支柱、港口群为枢纽,大力打造城市群、港口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发展空间格局,将是增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产业群和港口群的发展现状,从城市群发展、产业群发展和港口群发展的3个方面选取了27个评级指标建立了环渤海城市群、产业群、港口群评级指标体系,整理和分析了1999年到2011年间13年的数据,利用熵权法和协调度模型对环渤海地区的城市群、产业群、港口群的综合发展水平和系统的协调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其衍变过程和发展阶段进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1)在研究期内,环渤海区域的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从时间发展序列来看,在研究期内,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产业群和港口群的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协调发展关系经历了勉强协调状态、中等协调状态、良好协调状态三种,协调水平一直处于逐年上升的状态。(3)从空间发展序列来看,在研究期内,区域内三大城市群的城市群、产业群、港口群的协调状态随时间变化呈现越来越好的态势,但各部分的协调演变速度区域差异较大,且随着时间变化,区域差异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