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固的《离骚》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b79085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固对《离骚》的研究,今存文献主要有《离骚经章句序》《离骚赞序》以及《汉书》中关于《离骚》及屈原的杂评。诸文献中,除《离骚经章句序》对《离骚》及屈原有所批评外,其他文献皆呈赞美态度。详观《离骚经章句序》,其中称屈原之所处则曰“危国群小”,于屈原之遭遇则曰“以离谗贼”,于后世对屈原之态度则曰“好而悲之”。此实可证明,班固对于屈原之忠贞之质乃持肯定态度。所以,《离骚经章句序》与《离骚赞序》、《汉书》中《离骚》杂评在对屈原之志的根本态度上实际上是一致的。刘安谓《离骚》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班固以其过当,是以反驳之。受限于这一论证逻辑,班固是以惟言《离骚》与《风》《雅》之异,并据文而观人,遂批评屈原以贬絮狂狷之故而不能明哲保身。《离骚经章句序》对于《离骚赞序》与《汉书》中《离骚》诸杂评而言,实际上是多出了一部分批评意见,但并没有改变其对《离骚》及屈原思想在根本上的肯定态度。学者们在班固《离骚》研究诸文献之关系问题上多有差异,而其中最关键者即《离骚赞序》与《离骚经章句序》是先后作品还是同时之作品。以二序为先后关系,根本立足点是两序对待屈原态度上有赞扬与批评之别。详观二序中诸具体观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并无根本之对立处。以二序之观点有所对立,很大程度在于忽视了班固以反驳刘安之《离骚》同乎《风》《雅》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班固重在论《离骚》与《风》《雅》之异。班固对《离骚》中异于《风》《雅》部分思想来源的探索,于是造成了对屈原贬絮狂狷之个性以及部分行为的批评。这些批评实际上并未颠覆班固在根本上对屈原所持的肯定态度。以章句这种体例而观之,班固《离骚经章句》当有前序,然《离骚经章句前序》《离骚赞》在文献史上从未显出踪迹。王逸重视文献性质之别,其《离骚经前序》却取法《离骚赞序》这一非章句体例作品之序,而不模仿于其前诸《离骚经章句》之序。又《离骚赞序》与《离骚经章句序》长期联袂出现,是以,二序当皆为《离骚经章句》之序。班固之评屈原,其态度可别为扬屈、疑屈、责屈。扬屈之态度,为西汉楚辞学者之共有,班固实继承之。西汉楚辞学者,扬屈而外,皆又悲屈。考悲屈之本质,实则便是疑屈。悲屈为疑屈之感性呈现状态,而疑屈为悲屈之理性呈现状态。班固之疑屈与悲屈共存,正以二者本质为一也。疑屈、悲屈,实为扬屈之必然结果。因屈原以身许国而扬之,则必痛屈原于道穷之际何以不自保其身,此为推理之必然。班固之责屈原不能明哲保身,前提为道穷之际;王逸之责班固婉娩顺上,实从危言尚能存国而立论。班固立论,实为王逸所论之下一步,而王逸驳之实未合于论证逻辑。后世之责班者,以为班固用消极避世之学而责屈原,实是受王逸说之影响而反推班固之论点。班固之责屈,根本是贬絮狂狷之论,而非君权至上之言。明哲保身之说,本即弃君而去。既是弃君而去,何以言愚忠而不惜其死?王逸论屈,方用“人臣之义”,并倡以“伏节”“忠正”,其忠君之言实过班固。后世从王逸之言,又反推班固之论,以班固为愚忠而责屈原,是又未得班固之论证逻辑也。
其他文献
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调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的能力,它属于意志的范畴,是后天逐步培养和磨炼出来的。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自制力偏低,往往难于调空自己的行为
应用统计分析与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四川省常住人口数量和密度分布的现状及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四川省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空间差异较大。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效果。方法选取34例患者,分成Ⅰ组和Ⅱ组,Ⅰ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Ⅱ组采用一般疗法治疗,对其2组颈性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
电传操纵系统是英文"fly by wire flight control system"(FBW)的中文意译。作为一种先进的电子飞行控制系统,工业上普遍将电传操纵系统定义为一种利用反馈控制原理,将飞行器
农业科技计划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青岛市农业科技计划投入、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
针对同心圆算法在路线情况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对存在相互影响的站点出现识别错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门槛的站点识别算法.通过分析传统识别算法的弊端,引出了地理门槛算
从泛化理论、现有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方法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当前神经网络结构优化与泛化能力研究的现状.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提高可通过神经网络结构的优化和正则化等方法
近些年来,创新船业教育逐渐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为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就业教育活动的开展,采取了各种手段和措施,“创客教育”是国家提出专门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就业的一个重要
在当前我国公路事业发展过程中,道路桥梁作为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不可或缺性,同时还直接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道路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