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基于云南大学植物标本馆蕨类植物标本室(PYU)馆藏铁角蕨科标本,对我国所产铁角蕨科62种1变种以及4个种不同地区的共20个样进行扫描电镜观察(SEM)。通过对孢子裂缝类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云南大学植物标本馆蕨类植物标本室(PYU)馆藏铁角蕨科标本,对我国所产铁角蕨科62种1变种以及4个种不同地区的共20个样进行扫描电镜观察(SEM)。通过对孢子裂缝类型、孢子大小、极面观、赤道面观、周壁纹饰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和比较,旨在利用孢子形态显微特征来进一步探讨铁角蕨科属间、种间关系,论文最后列出了基于孢子形态特征差异的分属和分种检索表,并就一些分类争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报道了23种1变种铁角蕨科植物的孢子形态特征;2.铁角蕨科植物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宽椭圆形、肾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为扇形、半圆形,极轴长为22.55~44.83μm,赤道轴长为32.31~60.73μm;3.铁角蕨科的孢子周壁发达,周壁向外凸起形成不同的纹饰类型,纹饰大致可分为8种类型,即:脊状(Lophate)、翅状(Pterate)、翅脊状(Alar-lophate)、筛网状(Cribrate)、角状(Corneate)、鸡冠状(Cristrate)、窗孔状(Fenestrate)、刺状(Echinate)、其中,筛网状纹饰在国产种类中为首次发现;4.本研究孢子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1)膜叶铁角蕨属孢子表面纹饰较一致,均为翅状纹饰;(2)一些在《Flora of China》(vol.2~3)中进行了归并处理的种,孢子纹饰极为相似,它们分别是:马尔康铁角蕨和西北铁角蕨、线叶铁角蕨和剑叶铁角蕨、大羽铁角蕨和假大羽铁角蕨、尖头巢蕨和巢蕨、宝兴铁角蕨和云南铁角蕨。5.疏齿铁角蕨与狭翅铁角蕨孢子纹饰差异明显,不支持将二种进行归并处理。
其他文献
放线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各种生境中,其种类繁多,是抗生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产生菌,目前从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中发现的30,000种天然活性产物中,约三分之二源自放线菌,
随着电信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运营商发展新客户成本较高,客户流失分析已逐渐成为电信公司业务分析的重要环节。如何构建一个精准、有效的客户流失预警模型,识别出有流失倾向的客户,对电信运营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某电信运营商的客户数据,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和订购的运营商服务信息。构建电信客户流失预警模型的过程包括数据清洗、不均衡处理以及分类器训练和评估。本文先使用Adaboost算法输
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地热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交汇处,有大量发育良好的地热显示区,其中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高温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首先用Biolog ECO微孔板技术研究了塔
黑眶蟾蜍(Buffo melanostictus)为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黑眶蟾蜍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的云南、四川、贵州、江西、福建等地,南亚、中南半岛及东南亚等地也广泛存在。黑眶蟾蜍
微生物是天然产物研究的重要来源。论文第一章在查阅和综合分析大量相关资料理论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拟盾壳霉属和盾壳霉属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综述。本研究通过TLC化学多样性筛
植物内生真菌普遍存在于健康植物组织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并且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类型包括萜类、生物碱类、醌类、黄酮、甾醇等,许多
自噬作为一个在机体多种细胞中均可发生的生理过程,主要是将自身胞质蛋白或细胞器等包裹后形成自噬泡,再与溶酶体融合后形成自噬溶酶体来对包裹中的内容物进行降解。当机体受
研究目的:KLF基因家族是一类含有三个高度保守的串联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家族,KLF因子调控基因的表达,在动物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死亡以及癌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树晌作为与人
快速可靠的现场检测分析技术对于农业污染如土壤重金属、蔬果农药残留等的监控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由于能够实现多元素的同时检测因而可对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