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考试焦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h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现在已经进入一个内涵建设的新阶段。随着国家相关指导性文件的出台与执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纳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之一,解决了长期以来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模糊,概念不清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就业率、优化民生生活水平,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与学习型社会打造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主体的高职生的研究也就尤为必要。本研究以某地L职业技术学院500名在校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相关技能性课程学业成绩为研究工具,讨论高职生考试焦虑、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学制、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条件下的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考试焦虑及其学业成绩的统计测量,其测量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普通三年高职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高于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考试焦虑水平低于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高职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因专业、年级不同而存在差异,高年级高职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低于高职低年级学生,护理专业高职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学前教育专业高职学生;高职生城市生源和乡镇生源的考试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异。通过对高职生考试焦虑和学习效能感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两者弱负相关性。对效能和成绩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两者弱正相关。对焦虑和成绩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两者弱负相关性。高职学生考试焦虑水平会影响其学业成绩,作为两者之间的中介变量,学业自我效能感能起调节作用,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在低效能感情况下,焦虑与成绩之间负向作用更强;在高效能感情况下,焦虑与成绩之间负向作用更弱。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帮助高职生树立高等技能型人才观念,该观念的树立对于高职生的社会价值认同将发生根本性变化,高职生当前培养中的诸多教育问题都会得到缓解或解决。加强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改变对高职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对于其学习过程、技能操作等的比重也应该纳入其考核体系当中,才能综合反映其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真正适应当前就业市场行业、企业对于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其他文献
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工程现场管理赋予监理项目部更多的管理职能,“大监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推动现场管控能力。通过管理界面科学划分,促使业主单位与监理单位管理能效的
企业家的重要工作就是判断未来,判断对了就有成功的希望,判断错了肯定是失败的结果。我跟大家看的角度不太一样,那么多的企业,柯达、索尼等等,那么优秀都出问题了,从我们的角度看是
一直以来,我国的纺机行业是对技术革新升级换代要求最为迫切的领域,而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借力加速创新发展则是更为必然的选择。经过对产学研合作的长期探索,纺机行业有了自己的一套方式和做法。  今年年初,为推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纺织机械行业产品研发中心,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对36家企业申报的42个产品研发中心资料进行评审,首批共授予27家企业为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产品研发中心
秦人先祖在西周初期以奴隶的身份过着游牧生活,周孝王时期秦人通过非子邑秦进入西周的政治舞台,在西垂之地获得周王室附庸的地位,和西周同时期的其他族群相比可知,秦人在西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