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一种常见的功能神经疾病,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发作性、节律性的不自主抽动。面肌痉挛一旦发病很难有自愈的可能。初期症状多是一侧眼睑时发短暂性抽动,患者一般不太重视。患者抽动范围随病程时间延长而扩大并越来越频繁,甚至长期抽动会引发患者颜面部畸形。同时严重抽搐影响病人睡眠及休息,对正常工作、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痛苦,直至不堪忍受。为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多曾尝试针灸、药物、封闭等治疗方法,仍效果不佳,有反复发作情况。本文通过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eulardee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回顾性分析面肌痉挛的一般发病规律、常见责任血管、并发症及预后情况,从中认为微管减压术是面肌痉挛的首选根治方法。今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方法:收集并总结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290例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面肌痉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对他们发病的病史、患者年龄、性别基本情况及本组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分型等资料分析,通过MVD治疗,利用统计学手段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本组面肌痉挛患者术中责任血管来源,术后随访病例的愈后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90例患者资料统计中女性患者较男性多,女性64.48%、男性35.52%。面肌痉挛患者诊断分级中Ⅲ级患者较多,其中Ⅱ级2.41%、Ⅲ93.45%、Ⅳ4.14%。术中责任血管来源于小脑前下动脉者占41.03%,小脑后下动脉者33.45%,椎动脉及合并其他血管者为13.45%,其他多根血管压迫12.07%(包括3例未发现责任血管情况)。术后随访18个月,治愈271例(包括抽搐术后立即消失244例,延迟治愈27例),6例患者面部仍有轻微抽搐痉挛症状的为术后改善,7例症状无明显改善,6例术后复发。总治愈率93.4%,改善率为2.1%,整体有效率为95.5%,无效率2.4%,复发率为2.1%。术后及随访无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面瘫,13例患者轻度耳鸣,21例患者听力下降。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面肌痉挛公认的不仅有效且安全的方法;责任的判定、减压材料的大小及放置适当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术中正确无创显露颅神经根部是减少并发症重要技术保障。熟练桥小脑角区显微解剖,术中舒适协调体位和显微镜的角度,尽量充分无创显露面神经根部,无创识别责任血管,有效正确放置减压材料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保证。术中责任血管寻找的重点应在面神经出脑干处,丰富的经验,熟悉显微技能对减少严重并发症起关键作用。至今严重并发症逐渐减少已逐年减少,是多数患者接受选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