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p介导阿托伐他汀与阿昔莫司摄取转运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94822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临床上高脂血症患者常用阿托伐他汀与阿昔莫司联合治疗。两药均为口服给药,其疗效与胃肠道吸收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资料业已表明P-gp外排作用会明显影响口服药物的跨膜转运吸收,故明确P-gp对两药摄取的影响极为关键。阿托伐他汀是P-gp的底物已有报道,然而阿昔莫司以何种形式跨膜转运及其吸收是否受P-gp外排影响却知之甚少。倘若阿昔莫司与阿托伐他汀合用在P-gp水平的竞争,拟或抑制,导致摄取转运的改变,则可能因发生两者间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而改变疗效。因此,有必要研究阿昔莫司的摄取转运与P-gp的
其他文献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顺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肺靶向微球(CDDP-PLGA-MS).通过均匀设计优化筛选处方和工艺,并对制得微球的理化性质、体外释放、稳定性、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和组
该文以该室已建立的测定β-葡萄糖醛酸酶释放的筛选方法,从20种定向合成的化合物中筛选出两个PAF受体拮抗作用较强的化合物0916和0920,并测定其量效关系.该文进一步探讨了化
本文主要对冠心苏合缓释胶囊(DRC)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对该药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及其药物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DRC能显著延长小鼠常压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以及夹闭气管小鼠心电图消失时间;可显著改善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T波异常;明显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的偏移;缩小急性心肌缺血犬的梗死心肌面积,减少心肌坏死导致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综合症、阿尔兹海默氏病和亨廷顿氏病等,多发于老年人群,治疗困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这类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类内源性神经活性蛋白虽然具有显著的促神经生长作用,但蛋白类生物大分子具有生物利用度低、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能口服等缺陷,制约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寻找有效的小分子促神经生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