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冠心病患者出院后1年抗血小板药物服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便选取2012年1~12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经冠脉造影方法首次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398例,最终363例完成研究,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在患者出院后1年时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评估患者出院后1年时的抗血小板药物服用依从情况、不依从原因。运用SPSS13.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出院后1年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依从服用301例(83%,301/363),不依从服用62例(17%,62/363);不依从原因:随意停药38例(61%,38/62),医嘱停药14例(23%,14/62),经济原因停药7例(11%,7/62),不良反应停药3例(5%,3/6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9,c2=9.425)、不同医疗付费方式(P=0.044,c2=6.262)、是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0.018,c2=5.556)、冠心病不同组别(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P=0.032,c2=6.895)是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P=0.004,OR=0.471(0.284~0.782)]、是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0.020,OR=2.104(1.123~3.942)]是影响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服用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出院后1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存在非依从问题,医护人员在制定治疗及护理对策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是否行PCI治疗、医疗付费方式和冠心病的不同类型等因素,以提高服药依从性,做好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