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乳菇(Lactariusdeliciosus(L.Fr.)Gray)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红菇科(Russulaceae)、乳菇属(Lactariu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外生菌根菌资源。松乳菇常与松科植物共生形成外生菌根。松乳菇营养丰富,香味独特,美味可口,不仅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
本课题对茅山境内松乳菇资源的分布、生态环境、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茅山地区松乳菇的发生季节在每年的10月份到11月份之间,通常是在下过一场秋雨气温骤降后松乳菇子实体会大量发生。茅山地区松乳菇发生地植被类型丰富,包括多种乔木、灌木和草木层。
结合形态学观察,再通过对采自茅山、溧阳、湖南张家界、安徽舒城的松乳菇子实体进行ITS序列测定、比对,我们确定采自四地的松乳菇子实体属于不同地域的松乳菇。对分离自茅山松乳菇的斜面菌株进行ITS序列的测定、比对,发现和茅山松乳菇子实体的ITS序列有着99%的序列相似度,证实通过组织分离得到的试管斜面菌株为松乳菇菌株。
对松乳菇子实体的多种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主要测定内容包括:松乳菇水分、灰分、粗纤维、粗多糖、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的含量。松乳菇子实体含有17中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2.5%。除此之外,松乳菇子实体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Vc的含量达到了4.9mg/100g,铁的含量高达57mg/100g,铜的含量达到了0.933mg/100g。
通过单因子试验,发现松乳菇菌丝体液体摇瓶培养的最佳碳氮源是蔗糖和蛋白胨、最佳温度为25℃、最佳起始pH为5.5、最佳转速为230r/m和最佳接种量为450μL/50mL菌液。通过正交试验发现松乳菇液体摇瓶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组成是蔗糖3%、蛋白胨1.5%、MgSO40.2%、KH2PO40.05%。中试放大试验结果显示,松乳菇菌丝体在15L发酵罐进行液体深层发酵时,菌丝体的产量是摇瓶液体发酵产量的3.5倍。
采用7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8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和2种不同的栽培种培养基在室内袋栽、室内脱袋覆土栽培和室外仿野生驯化栽培,筛选出松乳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母种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佳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米黧鬈糠麸皮培养基。松乳菇菌丝体在棉籽壳米糠麸皮培养基上,通过室内袋栽、室内脱袋覆土栽培和室外仿野生驯化栽培均未产生松乳菇子实体,但是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松花粉有助于松乳菇菌丝体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