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入侵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化感作用对外来入侵植物在入侵地的扩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瘤突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 L.)是辽宁省危害较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为探讨化感作用与瘤突苍耳入侵性的关系,以及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其化感作用的影响,本文比较研究了环境和倍增大气CO2浓度下瘤突苍耳与本地植物苍耳(X.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和金盏银盘(Bidens biternata (Lour.) Merr. et Sherff)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和化感作用。主要结果如下:GC-MS测定结果表明,瘤突苍耳、苍耳和金盏银盘在环境CO2浓度下,根系分泌物中分别含有15、19和25种化合物,在倍增CO2浓度下,根系分泌物中分别含有19、21和26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醛类、烃类、噻唑、胺类等,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均已被证实具有化感活性。同种植物高CO2浓度下分泌的化学物质种类更多。根系分泌物化感活性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两种CO2浓度下3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化感效应。根系分泌物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同种植物高CO2浓度下化感作用更强,这与高CO2浓度下根系分泌物化合物种类更多一致。相同CO2浓度下,瘤突苍耳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更强,瘤突苍耳对本地种的化感影响大于本地种对瘤突苍耳的化感影响。这说明外来入侵植物瘤突苍耳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含量高于本地植物苍耳和金盏银盘,能利用化感物质抑制临近植物生长,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促进入侵。随着CO2浓度的增加,瘤突苍耳化感作用的增强幅度高于本地种的增强幅度,这意味着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增高条件下,化感作用可能进一步促进瘤突苍耳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