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隐蔽信道异常行为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提供了一种将IP地址与域名相互映射的服务,它可以使人们非常方便、快捷地访问互联网。但是近些年来,攻击者常常利用DNS搭建隐蔽信道从而实现非法活动,例如窃取商业机密数据、远程控制设备等,严重影响了企事业单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针对这一现象,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方法,但是都忽略了 DNS响应包中的异常行为问题,因此产生漏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流量特征统计的DNS隐蔽隧道异常行为检测方法,设计并实现了 DNS隐蔽隧道异常行为检测系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针对现有研究方法忽略了 DNS响应消息而导致漏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流量的DNS隐蔽信道异常行为的检测方案。本文在保持请求流量特征的基础上发现了响应流量中的三个特征:响应数据长度、熵值和DNS TTL均值。这些特征可以有效表达隐蔽信道在响应消息的特点,减少因忽略响应流量隐蔽信道数据传输而造成的漏报。在实验测试集上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响应包中传输隐蔽信道数据的漏报。此外,该方法整体检测准确率达到98.14%,与2019年Nadler等人的方法相比提升了 3%左右。第二、为了对模型识别出的异常DNS隐蔽信道数据作进一步的威胁类型判断,本文建立规则库并采取多协议样本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威胁类型判定体系。本文将威胁类型分为两类:历史已知的威胁类型和历史未知的威胁类型,其中已知威胁类型包括六种。规则库包括威胁情报资源库和正则表达式规则库,用于识别历史已知的攻击类型,采用多协议联动分析与人工样本分析方法来识别未知的攻击类型。从而实现异常DNS隐蔽信道数据的威胁类型判断。第三、为了更好地满足交互式检测DNS隐蔽信道异常行为的市场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 DNS隐蔽信道异常行为检测系统。该系统以网页形式展现给用户,可在线检测异常的DNS隐蔽信道数据,并给出具体的异常攻击类别。该系统包括前端展示模块、DNS流量的处理与检测模块、异常行为判定模块、系统存储模块以及任务调度模块,最后使用Docker技术进行自动化部署。
其他文献
裁判说理对于司法判决必不可少.完善的裁判说理制度对于构建公众的司法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实乃在制度框架内对社情民意的有效回应.然而,裁判说理在我国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却呈现出法理缺失、逻辑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掣肘司法改革目标的实现.通过梳理我国裁判说理制度之发展脉络,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导致我国裁判说理困境的现实成因、学理误区,从本体建构及配套机制双重向度,指明我国裁判说理制度的完善路径与具体对策.
随着法治进步和人权保障发展,科学、规范、文明的要求对职务犯罪讯问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刻检讨传统职务犯罪讯问的一些不妥做法及存在问题,均衡把握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两方面的内容,从保障被讯问人合法权利,确保供述自愿性真实性,严格非法证据排除,实行同步录音录像监督制约,注重讯问心理学研究等方面提出完善职务犯罪讯问的解决之道.这不仅有利于职务犯罪讯问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建设,也会提升公众对我国反腐事业的支持和信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域名的数量正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恶意攻击者利用注册与知名公司域名相似的域名来欺骗普通网民上当,此类恶意相似域名严重威胁了普通网民的网络安全。针对这类恶意行为,现有的检测方法有根据待检测域名利用模型生成可疑相似域名字符的检测方法;有根据待检测域名利用参照域名列表配合相似字符对列表做逐字符比对的检测方法;有根据单位时间段内捕捉到的域名做彼此间相似判定的检测方法。但是现有的检测方法存在
雷达回波信号常用来进行目标识别,但在实际环境中,接收到的往往是多种信号分量混杂在一起后的信号,并且其为非平稳信号。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使用时频分析方法结合时域和频域的信息来对信号进行处理,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是时频分析中十分重要的方法,其因为许多独有的性质常用来对雷达信号进行检测分离。在实际雷达信号检测的环境中常常遇到每秒就有数万个采样点产生的情况,快速处理这些数据对其后续的信号分离、目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