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扬子地区晚侏罗世—新近纪沉积相及其演化特征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iny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中扬子地区野外露头剖面实测、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古流向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盆地分析、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晚侏罗世-新近纪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揭示了不同时期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和沉积旋回构成,总结了沉积模式。根据“现实主义”原则和相序递变规律,利用沉积相标志的识别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和岩相组合规律,在中扬子地区上侏罗统-新近系中识别出曲流河、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五种主要沉积相类型,并分析了各种相包含的亚相和微相沉积特征。晚侏罗世,中扬子地区构造稳定,为前陆盆地充填晚期,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早白垩世,大部分地区仍处于隆升状态,局部地区发生拉张断陷,仅在盆地边缘局部地区发育一套粒度较粗的冲积扇-辫状河砂砾岩沉积;晚白垩世-渐新世,中扬子地区发生构造反转,由以前南北方向的挤压力转变为东西向的拉张力,盆地整体拉张,形成一系列的断陷盆地,并且随着断裂的期次和方向不同,形成几期断-坳旋回。断陷早期盆地周缘发育大范围的冲积扇沉积,随着物源的不断供应,在盆地陡坡带发育一套辫状河、水下扇沉积,湖盆中央发育湖泊相;盆地边缘缓坡带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新近纪盆地整体进入坳陷沉积,广泛发育河流-三角洲相,直到盆地消亡。中扬子地区晚侏罗世-新近纪沉积旋回可划分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新世至早始新世、中始新世-渐新世、新近纪等六个大的沉积旋回,八个次级旋回。根据不同时期沉积体系展布方式和充填特征的不同,总结出不同时期的主要沉积填充模式,即:前陆盆地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局限箕状断陷盆地冲积扇+辫状河沉积模式、断陷盆地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断陷盆地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盐湖沉积模式和坳陷湖盆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五个主要沉积模式。
其他文献
乡镇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要实现真正的有效,关键在于让学生形成"前置性学习习惯".笔者认为,要形成这一习惯,学生需从"师导生学""生导师教""生导生学"三个阶段中逐步训练.在这过程中,学
"X什么Y"构式有两种构成方式:一是X和Y为同一单音节行为动词,形成"V什么V"构式;二是由动宾式结构VN中间插入"什么"构成,形成"V什么N"构式。该构式可归结为拷贝式"话题—情态"构式,这是一
要想发展好农村的经济,就必须做好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必须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进行完善,从而规范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健全
"方苞不作诗"是对于方苞和诗歌之间关系较普遍的观点。其不作诗的原因,既有他人劝诫的因素,也有自己创作上扬长避短的考虑,同时从他认为诗歌不能阐道翼教的思想来看,其对诗歌
"鸡棕陀螺"是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红山大寨、东等村佤族群众开展的一项民族民间传统竞技体育运动,是云南乃至中国独有的体育文化遗产.鸡棕陀螺包含着
【摘要】当前语文课堂越来越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突破口,探讨了如何对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由合作探究、交流探究、自主评价等环节进行有机地整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倡导自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旅游成为备受大众青睐的提升生活品质的休闲方式,旅游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高速成长的旅游市场,吸引了资本的大量涌入,旅游企业的
基层信访是党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改革,基层信访在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基层信访一直受到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