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地区传统舞蹈“肉连响”动作分析

来源 :武汉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x1q1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族民间舞经久不衰、支系庞大,它根植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并在世世代代耕耘劳作里,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民族特色,在地域文化的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影响,最终演化成多姿多彩的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其中土家族的传统舞蹈“肉连响”,生发于恩施利川地区,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经过百十年来的历练,具备了土家族舞蹈鲜明的风格特点,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一员。它来自清江河畔、山丘纵横的利川地区,充满激情、播撒着土家泥土芬芳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给我们带来一缕明亮的阳光和无尽的魅力。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陈述本文选题目的及意义,“肉连响”研究现状,以及个人研究该舞蹈的意义、方法。第二部分:第一章,“肉连响”历史背景与研究意义。主要阐述历史溯源、地区分布、演变过程以及田野调查过程,由“肉连响”舞蹈动作的内容与形式、核心元素组成动作分析的基础结构。第三部分:第二章,“肉连响”基本动作分析。主要讲述通过观看传承人动作展示,运用传统民间舞教学法中提炼基本元素的手段,将“肉连响”提取出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基本步伐,并叙述基本动作的成因与跳法。第四部分:第三章,“肉连响”代表性动作分析。主要记录经典动作短句的打法与身体运动轨迹,以及选取由“肉连响”舞蹈元素组成的代表性舞蹈作品,分析作品的基本结构、内容与形式。第五部分:第四章,“肉连响”动作分析的价值与意义。结合以上分析内容,探索肉连响动作开发的可能性,思考民间舞教材开发的可行性。第六部分:结语。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肉连响”舞蹈的历史背景、阐述研究意义来奠定文章的理论依据。展开动作上的基础研究,构成“肉连响”舞蹈动作的基本框架,体现其基本的民族风格。在经典动作短句中详细记录动作打法,展开具体的动作分析。最后总结本文动作分析的价值与意义,探寻传统优秀舞蹈动作中的文化内涵,丰富民间舞蹈教材内容,帮助民族民间舞蹈学科发展。
其他文献
我公司承接的热轧钢板生产线的冷床区域制造项目,其工作原理为:利用穿插排列的盘形辊轮传送轧制出的钢板并使之冷却。此类辊轮的材质为灰铸铁,直径为(700±0.2)mm,重量约为1
1.故障现象一台宁波海天四轴卧式加工中心HTM—80H,配置840D POWERLINE数控系统,使用的是PCU50.3在做工件程序图形模拟的时候出现15180、1518612550号报警(见图1),程序图形模拟
<正>臭氧是一种常用的水和废水氧化剂。在实际应用和研究中,多通过基于羟基自由基的高级氧化(AOP)过程来提高臭氧的利用效率和氧化能力。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工艺是一种高效低耗
会议
本文首先介绍了航天三院综合楼及展示中心地下防水施工和工程概况,接着阐述了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最后对其工程的防水施工流程及施工体会进行了论述.
市场发展要求设计企业向一体化总承包经营模式变革,这需要整合多元化、异质化资源。社会网络及镶嵌于社会网络中的异质性资源为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企业获取关键性资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