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脑靶向应用外源性CGRP对大鼠SAH后脑血管痉挛和微循环异常的缓解作用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血红蛋白裂解产物对大鼠基底动脉痉挛和软脑膜微循环的损伤作用。2.探讨预防性应用外源性CGR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3.探讨经鼻脑靶向中枢应用外源性CGRP对SAH后大鼠脑实质的保护作用。4.探讨经鼻脑靶向中枢应用外源性CGRP对SAH后大鼠脑动脉NO-cGMP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H组、经鼻SAH+NS组、经鼻SAH+CGRP组。用体视显微镜及活体循环检测系统动态观察活体基底动脉管径及软脑膜微动脉、微静脉管径;SAH后3天断头取新鲜脑组织,分离脑底Willis动脉环及相连脑动脉,制备脑动脉组织匀浆,用RT-PCR法测脑动脉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guanylyl cyclase sGC) mRNA水平的表达,用硝酸酶还原酶法测脑动脉组织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脑动脉组织内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含量;SAH后72h动物断头取脑,制备脑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脑实质内血管形态学变化,进行微动脉管径测量,Nissl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正常大鼠基底动脉走行正常,血管内血液充盈,血色鲜红,滴加血红蛋白裂解产物后,基底动脉痉挛明显,其中10min组痉挛程度最显著,此后管径逐渐恢复;正常大鼠软脑膜表面微动、静脉呈树枝样分布,动静脉不伴行,垂直插入脑实质,血管分布均匀,滴加血红蛋白裂解产物后,软脑膜表面微动脉管径逐渐变小,血管两端粗细不均呈串珠样痉挛,血管内血液呈泥沙样流动,有些微血管出现微静脉向微动脉逆流的情况,部分血管甚至出现管腔闭塞,引起血管密度降低,滴加血红蛋白裂解产物后10mmin左右最明显,此后血流逐渐恢复,30min左右逐渐恢复至生理水平,管径不能完全复原,动物预防性应用外源性CGRP 30min后滴加血红蛋白裂解产物,脑膜表面微动脉管径狭窄程度轻微,血管内血流较平稳,较少出现串珠样血管痉挛,血管密度减少程度较用药前轻。Nissl染色示:正常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染色深,细胞排列紧密有极性,胞浆丰富,富含尼氏体;SA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减少,细胞排列疏松失去极性,胞浆染色浅,尼氏小体数量减少,SAH+IN CGRP组海马区神经元损伤轻微。H-E染色示SAH组皮层下300μm和500μm处微动脉管径较正常组痉挛缩小,SAH+IN CGRP组管径较正常小,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AH组和经鼻NS+SAH组脑动脉组织NO含量明显降低(P<0.01), SAH+IN CGRP组脑动脉组织NO含量较SAH组和经鼻NS+SAH组明显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脑动脉组织eNOS mRNA、sGC mRNA表达水平SAH组、SAH+IN NS组和SAH+INCGRP组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其中SAH组、经鼻NS+SAH组降低明显(P<0.01)。脑动脉iNOS mRNA表达水平SAH组、SAH+IN NS组和SAH+INCGRP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其中SAH组、经鼻NS+SAH组增加明显(P<0.01)。脑动脉匀浆cGMP含量SAH组、经鼻NS+SAH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SAH+IN CGRP组cG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增加,与SAH组、SAH+IN NS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1.血红蛋白裂解产物可刺激脑基底动脉、软脑膜微动脉收缩,引起血管痉挛。2.经鼻预防性应用外源性CGRP可缓解血液裂解产物对脑血管的痉挛作用。3.经鼻脑靶向应用外源性CGRP可在mRNA水平上调节SAH后大鼠脑动脉组织内eNOS和sGC mRNA水平的表达,增加NO的含量,使cGMP含量增加从而缓解脑血管痉挛发挥舒血管效应。4.经鼻脑靶向应用外源性CGRP可减轻海马损伤,保护海马神经元,保护脑实质微动脉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对顽固性心衰患者采取中药方剂联合硝普钠和米力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顽固性心衰患者纳入30例观察组,另选同期接受单纯西医治疗的20例患者纳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以90例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行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  通过建立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模型,分别观察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低频电刺激、高频电刺激对该大鼠模型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以及探讨microRNA/Sox6通路可能发挥
目的:研究观察中医“治未病”护理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本社区共66例2型糖尿病患者(2019年5月~2020年2月)作为对象,依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即对照组(
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施护在艾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91例腰背肌筋膜炎进行研究,分2组,均采用艾灸治疗,对照组45例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治疗中采用中医
目的:探讨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中医辩证施护优化膝痹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实施膝痹中医护理方案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推拿对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份至2019年12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面肌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两组患
目的:探究在痔疮术后排便排尿困难患者中将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应用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工作的开展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6月,共选取此期间在我院接
目的:研究中西医药物结合疗法用于高血压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高血压病患100例,随机均分2组.实验组采取中西医药物结合疗法,对照组实行常规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