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县土壤信息分析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a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信息分析系统能够实现土壤属性的空间分析,对已知数据进行挖掘,以获取更为全面真实的土壤信息。在全球土壤变化研究中,为了准确评估各地的土地生产力,分析土壤质量的分布情况,各个地区可根据自己需要建立相应的土壤信息系统,以获得需要的土壤信息。本研究针对封丘县土壤信息分析系统实际需求,在对封丘县进行土样采集、土样分析的基础上,以获取各个样点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运用二次开发语言C#和GIS控件ArcEngine进行封丘县土壤信息分析系统的开发。本研究根据用户要求,建立了封丘县土壤信息分析系统。主要取得一下成果:(1)在准确获取各个采样点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了系统功能设计,并对开发语言和开发环境进行了选择。本研究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C#和ArcEngine组件,建立封丘县土壤信息分析系统。封丘县土壤信息分析系统具备一般的系统功能(数据输入、浏览、查询、结果输出),重点是实现了采样点数据的空间内插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2)进行了封丘县土壤信息评价:在进行全县普遍采样的基础上,利用所建立的封丘县土壤信息分析系统对封丘县的各种土壤属性进行了空间内插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生成了封丘县土壤中的速效钾、速效磷、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的含量以及氧离子交换量、pH值、电导的现状以及其分布图,并统计了不同等级的土壤属性所占的比例。
其他文献
随着WebGIS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类会以“万维网的工作方式”和“万维网的生活方式”来强调利用数字神经系统的优势所产生的影响来构建我们的现实世界,同时通
中国东部平原地貌形成过程与环境变化对于认识我国整体自然格局的发育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江淮下游的苏北盆地从晚白垩开始沉降,堆积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是研究江淮平原形成历史
本文以东北北部(黑龙江省及松嫩平原)为研究区,数字化的1959年地图、2010年TM遥感影像和实测、再分析平均气温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工具,通过 OMR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
本课题长城的研究是我国乃至于世界各国研究者十分关注的课题之一。在历史地理的研究领域中,中国著名专家学者葛剑雄、罗哲文以及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盖洛等长城研究者的著作
旅游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质量、特色对产业发展的方向、速度具有一定影响。因此,正确评价和分析区域旅游资源,对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视角下对旅
本文依托“基于知识推理的矿山三维自动重构及空间不一致性检测与处理技术的研究”项目,针对当前矿山三维建模中存在空间数据不一致和难以更新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空间推理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堪称“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长期以来生产方式的不经济性、发展理念的落后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约束趋紧问题凸显,经济质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