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一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纳入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诊的AAV住院患者102例,记录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其预后,并依据ANCA靶抗原分为MPO-ANCA阳性组和PR3-ANCA阳性组分别进行讨论。结果(1)患者平均年龄63.2±16.7岁,65岁以上57例(55.88%),其中MPO-ANCA阳性者87例(82.59%),PR3-ANCA阳性者13例(12.75%),PR3-ANCA及PR3-ANCA均阳性者2例(1.96%)。临床表现为多组织及器官受累,最常累及器官分别是肾脏(84例)和肺(72例)。其中MPO-ANCA阳性组肾脏受累率显著高于PR3-ANCA阳性组(83.91%vs 76.92%,P<0.01),而肺脏、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系统等受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MPO-ANCA阳性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肌酐明显高于PR3-ANCA阳性组(分别是8.40±4.51 vs 5.90±3.04,P=0.047;6.25±3.98 vs3.23±1.13,P=0.012;206(109,508)vs 81(52.25,311),P=0.041),而淋巴细胞计数、补体C3和C4水平低于PR3-ANCA阳性组(分别是1.03±0.54 vs 1.28±0.53,P=0.035;0.17±0.10 vs 0.28±0.13,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平均随访时间为30.33±16.21个月,其中完全缓解43例(42.16%),血液透析25例(24.51%),腹膜透析9例(8.82%),死亡25例(24.51%),死亡常见原因为严重感染(15例)、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左心衰(8例)。结论ANCA相关性血管炎最常累及器官分别是肾脏和肺,MPO-ANCA阳性者比PR3-ANCA阳性者更易累及肾脏。该病死亡常见原因是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左心衰。研究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诊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住院患者102例及110例健康对照组,记录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析NLR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1)AAV患者中,外周血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白蛋白、Scr、Ig G、Ig A、CRP、ESR、NLR、BVAS和24h尿蛋白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补体C3和C4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2)以NLR中位数4.25为截点,将AAV患者分为低NLR组(NLR<4.25)和高NLR组(NLR≥4.25)。低NLR组与高NLR组临床资料比较:高NLR组在以肾脏、肺、发热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NLR组(P值分别为0.03、0.006、0.037)。而以耳鼻喉受累及体重下降为首发临床表现的,低NLR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NLR组(P值分别为0.041、0.036)。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神经系统受累、心血管系统受累、消化系统受累及以关节痛、皮疹为首发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3)低NLR组与高NLR组实验室指标的比较,高NLR组外周血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ESR、Ig G、Ig M、Scr、BVAS及24h尿蛋白均明显高于低NLR组,而外周血补体C3水平低于低NLR组(均P值<0.05)。(4)AAV患者中,AAV患者NLR与外周血总白细胞水平(r=0.544,P<0.001)、CRP水平(r=0.537,P<0.01)、ESR水平(r=0.309,P=0.004)、Scr水平(r=0.254,P=0.011)、BVAS(r=0.357,P<0.01)呈正相关,与血清补体C3水平(r=-0.2,P=0.046)、C4水平(r=-0.199,P=0.047)呈负相关。(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LR水平比血清中CRP和ESR水平能更好地区分AAV患者的活动性,NLR曲线下面积0.748,P<0.001。当以NLR为5.23时作为区分AAV患者活动期与缓解期的截取值时,其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66.7%和85.3%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升高是AAV的危险因素,与AAV的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