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气囊下水的力学计算及工艺优化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555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世界工业的发展趋势,从批量流水定型生产方式向适应多元变型的柔性生产方式转变已成定局;再看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沿海和内河中小型船厂造船模式的改造已迫在眉睫。一种极为灵活的修造船企业模式正在悄悄地取代传统的修造船企业模式而引起造船生产组织的一场变革,而气囊下水正是在这场变革中应运而生的高适应能力的“柔性下水技术”。目前,船用气囊下水工艺技术已非常成熟,两项船用气囊标准:《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CB3795-1996和《船舶用气囊上排、下水工艺要求》CB3837-1998的颁布,更是为船用气囊下水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随着采用气囊下水船舶尺度的增大,下水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船用气囊下水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要解决下水安全问题这一发展瓶颈,就必须不断提高气囊的承载能力和制定更加合理的下水方案。为此,本文围绕气囊的力学计算和下水工艺方案的制定展开讨论,并对现有气囊技术水平下的下水船重界限做出预估,以期达到提高气囊的下水能力,增加这种柔性下水方式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目的。本文首先以自由状态下气囊受压前后主应力变化为依据,讨论内压的变化规律,研究单个气囊的技术参数和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气囊的强度理论研究进行了初探,为后续下水计算做准备。其次,讨论气囊下水工艺两个阶段的实际操作和技术要求,研究气囊下水第二阶段船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并分别采用传统静力学方法和改进后的弹性计算方法,解决尾浮时艏部气囊的超负荷承压的计算。再次,是本文的重点: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以15 800t散货船实船为例,设计不同的下水工艺方案,并从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三个方面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进行方案选优。最后,总结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计算机核心逻辑芯片组以及外围产品领导厂商宇力电子宣布推出Pin脚最少、体积最小的M9206USB数字影音控制芯片,提供笔记型计算机以及TV-BOX(电视盒)业者轻薄短小、省电又具有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视角,探讨中西文化对汉英词汇的生成、内涵与交际等方面的影响,揭示其在形式和结构及意义的异同,以利于我们从准确把握英汉词汇的文化特性入手,提高英语教学
单片机和模拟半导体供应商Micm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扩充现有电子电机控制系列产品,为该新兴市场推出一款新型PIC?单片机和三款与MPLAB?兼容的新型开发工具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和创作意识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习学生兴趣为基础,提高审美意识和学习兴趣,注重创作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室的开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