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方针。然而,乡村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问题突出,缺乏人才支撑,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破解难题、补足短板,近年来,各地鼓励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已渐成星火燎原之势,新乡贤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社会热点,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兴起。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以杭州市萧山区L镇为研究样本,以乡村治理理论、行政吸纳理论、政治参与理论为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新乡贤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参与乡村治理,发挥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破解公共产品不足难题、深化基层民主协商、整合乡村社区资源、防范化解乡村群体冲突和道德文化示范等积极作用。论文从当前影响新乡贤作用发挥的内部、外部制约因素出发,对参与意愿不足与动机不纯、参与能力不足、新乡贤组织浅层嵌入、基层政府行政有效吸纳和政策支持不足、村干部经济理性人和自身威信问题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终提出了优化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一些政策建议,包括优化新乡贤引导激励机制、吸纳选拔机制、公共参与机制、队伍建设机制、权威认可机制等。乡贤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精英,是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的多方面人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乡村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主体,相信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一定会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新乡贤的主体意识、群体作用发挥一定会更加有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