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的发展赋予了安全新的内容。不同的学者诠释了不同理念的安全,形成了不同的安全观。不同的安全观决定了不同的安全模式,如均势、结盟、集体安全以及现在的合作安全、共同安全。古老的亚洲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里,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不断涌现,热点频发。大国力量的均势结构、美国为主导的军事同盟、ASEAN(东盟)及ARF(东盟地区论坛)、APEC(亚太经合组织)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亚洲某些区域、某些领域的安全,解决了一些安全的课题,但从整体上而言,至今尚未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地区安全机制。SCO(上海合作组织,英文全称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简称SCO)因边境地区谈判而起、维护边境安全而建立,它提倡“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文明多样,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倡导“裁军”、“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型安全观,遵从新型国家关系的模式,摒弃冷战思维,创造了亚洲安全的新模式。本文从安全的内涵谈起,对比了不同理论流派的安全观,分析了亚洲目前的安全现状及现有的安全模式的不足,探讨了SCO的出现所带来的亚洲安全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了该组织的出现对亚洲地区安全机制建立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