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派小品文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ini826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崛起于明代晚期的竟陵派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风格和文艺批评观而名噪一时,对明末清初的文坛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竟陵派的小品文创作是晚明小品文创作以及中国古代小品文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思想、作品题材以及审美追求等方面,竟陵派的小品文创作均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小品文创作实践中,竟陵派在继承古人创作精神的同时积极探索文学作品对于创作主体真性情的表达,在拟古与求变中走出一条独抒性灵的回归文学创作本真的道路。就作品题材而言,竟陵派小品文的创作题材既是对晚明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与描摹,更是作者个性化的体味与思考。这种独特的感悟蕴含了自己的“真情”,达成了“灵”与“厚”的共鸣,也是晚明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悄然发生变化的一种表征。竟陵派以自身独特的“幽深孤峭”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审美范式,并且将之贯彻到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这种推崇个性的解放和性灵的抒发,重视个体生命的真实体验和感性的审美倾向的创作实践,无疑极大地拓宽了竟陵派小品文的写作空间。在文学创作观念以及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方面,竟陵派小品文均体现出难得的创新意识。这与晚明特殊的政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思潮以及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竟陵派小品文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中呈现出文学的革新性和进步性。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竟陵派小品文创作中呈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对后世的小品文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犯罪构成是刑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面临传统的犯罪构成体系何去何从的时候,显得更为重要。这实际上是研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移植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逐渐脱离了工业化的形态而向大数据时代发展,各个国家都逐渐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的普及不仅使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也使教
现代化的全球性进程 ,生发了不同地区和国家传统与现代性的矛盾冲突 ,构成了文化现代化的历史与现实困境。面对现代化与反现代化、后现代思潮之间的矛盾以及强势文明与弱势文
综述了稀土在植物中的富集规律、在土壤-植物迁移中的分异机制,以及稀土在植物抗重金属、病虫害、农药等环境胁迫中的表现;并就稀土对植物生理的促进作用如促进淀粉酶活性、
<正>潮汕民居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宏伟的规模、完美的设计、精巧的工艺、豪华的装饰、独特的风格,都与京城皇宫有相似之处,故有"潮州厝,皇宫起","京都帝王府,潮
<正>随着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所拥有的超大型船舶也日益增多,为了便于船舶驾驶人员从量上把握超大型船舶的操纵性能,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制定超大船的操纵标准提供参考。
会议
目的提高女性病人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探讨女病人尿常规标本的留取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妇科住院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一患者2种不同方法取标本,常规法采用中段尿采
目的初步分析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及原因。方法用3种方法对EDTA-K2诱导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进行分析。结果 EDTA-K2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和手工法的
基于在北京、昆明两地获得的田野资料,本文对当代佛教在城市中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聚焦于变迁与融合。在变迁方面,佛教在城市形成了新的实践形态,从传统的非聚会型宗教向聚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