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观心思想研究——以《观心玄枢》、《宗镜录》为中心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19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明延寿禅师是唐末、宋初之际著名的佛学思想家,本文以延寿集中阐述观心思想的主要著述《观心玄枢》、《宗镜录》为中心,论证了《观心玄枢》是《宗镜录》中略出大意,论述延寿的核心思想是观心。延寿将佛教的一切修习法门都纳入到观心的总持法门中,以一心释观心,同时又以观心坐实唯心,使其宗教思想成为一个完满自足的理论体系。  延寿为了对治禅宗的“狂禅”之弊,强调回归传统佛教,料简禅宗的观心思想,褒扬荷泽宗的灵知之“照”。延寿圆融诸教观心思想,援教观入禅观,将唯识的二观及五重唯识观、天台的三观及四念处观、华严的四观及普贤十观、净土的十六观等观法圆融到观心法门中,重构心宗的观心宗教实践体系。延寿首提“唯识二观”,即“唯心识观”与“真如实观”,从唯识角度看,是将真谛旧译唯识与玄奘新译唯识融合起来了,因为旧译唯识偏重“真如实观”,而新译唯识偏重“唯心识观”。延寿重点提倡“唯心识观”,并为中、下根机者建立“第六识观”,延寿的观心原理是通过观唯识遣除妄心,使真心得以显现。“观心无心”是延寿观心思想中的目标,延寿的观心进路是从方便观到一心正观,延寿观心思想的理论内涵包括了无观之观的一心妙观,目的在于落实明心见性。  延寿观心思想的理论特质是:以护持正法为己任倡导观心,以教观兼具为方式建构观心,以顿悟渐修为纲目落实观心。延寿建立了涵盖观心法门、教理、宗教观的大圆融观,所凸显的是观心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努力拯救濒临空壳的禅宗乃至整个中国佛教。其观心思想对后世观心思想、宋明佛学大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延寿所注重的“唯心识观”与所建立的“第六识观”,对当今时代的修持具有很实用的指导价值。  本文的创获之处有:一、本文是国内、外首次以《观心玄枢》完整文本为依据,以观心思想贯通延寿心宗为主线,以《宗镜录》与《观心玄枢》关系的梳理为基础,以圆融诸宗、教观心为主轴,对延寿心学思想进行专题考察的论文,为理解和把握延寿心学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二、本文认为,延寿的佛学思想体现为“一体两翼”,即以一心为体,以观心、万善为两翼的完整的宗教思想理论体系。唯心与观心是延寿建立完整心宗宗教理论与实践思想体系的两个重要着力点,其唯心的理论、对心宗的重构,最终落实为圆融诸宗、教观心思想的一套宗教实践体系。三、本文认为,延寿以“第六识观”建立观门,其观心的进路是从“第六识观”的方便观,通过观唯识以遣除妄心,达到“观心无心”的正观。
其他文献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家族,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为统治阶级“管摄天下人心”、维护社会稳定,为百姓“明根知本”、“忠义两立”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