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王恽传记作品,围绕易代之际北方汉地在蒙元掌控下战乱频仍、文化衰落,汉人冲破夷夏观念纷纷仕元这一特殊时代语境,着眼于王恽为易代之时受多元文化碰撞交融培育出来的馆阁文人身份,对王恽传记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抓住王恽传记中具有典型性的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详论: 首先,王恽的传记作品显示出浓厚的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其作品中具体表现为:深入社会历史的各个层面,呈现以蒙元战争攻伐、宗教力量演变、汉地文士活动详情与地方民生民情为核心的易代宏大历史内容。易代历史的呈现与王恽生金仕蒙的生平仕迹、寻金源遗老的“存史”倾向以及身居馆阁多次治史的经历密切相关,因此王恽在对易代之历史风貌有着充分的体认之上,借助其史学才略在传记中再现易代宏大历史。其次,王恽传记作品中的人物带有深刻的易代烙印而极富时代生命力,蒙元肇建过程中的武将文臣是蒙元上层政治的构建者,蒙元之际的吏员是蒙元下层政治的稳固者,而豪右大家则是整个蒙元社会的深层感知者。王恽在传中通过演述人物生平塑造了易代之际的典型人物群像。最后王恽传记作为记事传人的文学载体,通过其平实的史事叙述风格和朴雅的文章表达风格呈现出“存史”功能与“存世”价值。在史事叙述上,其传记以“有用”为旨归,注重铺陈推演,具有实录精神,撰写态度和情感特征上以“中和”为主。在表达风格上,王恽传记通过张弛有度而独具匠心的谋篇布局以及典雅淳朴的语言呈现出朴雅的特质,这使得王恽传记作品能为后世所普遍接受,具有“存世”价值而成为研究蒙元历史的珍贵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