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坳陷西部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清坳陷西部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查前景。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在区域内多口井的二叠系地层均发现了油气显示,且二叠系海陆过渡相-陆相演化的沉积体系已被建立。但因研究区二叠系地层非油田主力勘探层系,对其沉积体系的研究缺乏野外剖面的证据,也缺乏对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对二叠系石盒子组碎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物质来源缺乏研究。随着新型页岩气资源探查工作的进行,搜集的资料不断丰富,有必要对西部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石盒子组的沉积特征和石盒子组碎屑岩的物质来源进行更细致更系统的分析。本次研究将临清坳陷西部地区的地质、钻井、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相结合,识别山西组-石盒子组的沉积相类型,对石盒子组碎屑岩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究其物质来源,分析沉积体系的纵向、平面分布特征和沉积演化规律。力求对临清坳陷西部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油气资源调查提供沉积岩石学方面的地质证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沉积岩的颜色、矿物组分、结构构造特征,古生物特征,测井电性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单井相划分和连井对比,研究区山西组发育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以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下、上石盒子组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主河道由北向南流经研究区;在上石盒子组后期,局部地区发育湖泊沉积体系。研究区石盒子组碎屑岩样品的化学蚀变指数CIA(67.59-94.70),斜长石蚀变指数PIA(71.67-99.24)和化学组分变化指数ICV(0.31-1.13)值均显示岩石成熟度较高,源区经历沉积再循环;主量元素Al2O3/TiO2比值(均值29.56),微量元素La/Sc(均值15.56),Th/Sc(均值3.34),Th/Co(均值1.35)的比值以及δEu值(均值0.69)等显示源岩为长英质岩石;而Qt-F-L,Qm-F-Lt标准三角图解,主量元素SiO2-K2O/Na2O判别图解以及La/Y(均值2.681),Th/Sr(均值3.344),Zr/Th(均值17.99)的比值等均说明物源区的构造环境以被动大陆边缘为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源区的构造热事件分析,位于华北北缘的内蒙古隆起是研究区石盒子组碎屑岩的主要物源区。
其他文献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延长组下组合(长10-长9油层组)低孔渗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测录井资料,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X衍射和压汞等实验分析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新发现了埋藏深度超过7000米的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藏。以往的勘探经验表明,该地区分布的走滑断层对储层发育和油气聚集起着重要作用。此类埋深超
熊耳山是我国著名的金矿产地之一,金矿资源丰富,产出类型多样,主要有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角砾岩型金矿(卢欣祥等,2004;任富根等,2006)。前人已对此地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但是对于这几种金矿类型的内在联系研究较少,特别是蚀变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红庄蚀变岩型金矿和元岭石英脉型金矿展开详细研究,总结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分析成矿特征,探讨矿床成矿过程及两种矿
自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以来,已在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等移动电子设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储能设备,锂离子电池还可以应用于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李焕章,字象先,号织斋先生,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明代诸生,“青州四杰”之一。出生官宦之家,祖、父均在朝廷任职,兄弟五人都有杰出的文学才华,均有诗集传世,地方志皆有传。明亡后,焕章作《志不二朝》,以明不仕新朝之志,或云游在外,或隐居山寺,或与志同道合者饮酒赋诗,以抒胸臆。其与顾炎武、周亮工、李澄中及诸城遗民集团有密切的交往。李焕章是山东青州一带声名较著的文人,又处在明清鼎革之际,且有一定数量的诗文
随着人们对科技的不断认知,焕然一新的世界进入了“科技信息时代”,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人们不断将科技推向绿色的能源化、环保化以及低成本化。作为环保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能源电池在信息科技的发展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十九世纪到如今,太阳能电池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以其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商业价值巨大从此在现代科
本文将鄂尔多斯盆地WL区块作为研究区,基于其作为全新区块,勘探开发程度较低,故此次对研究区储层物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后续有利区的预测,储量的计算乃至于有效开发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在完成基础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基本特征尤其是储层实测物性进行分析研究:本区长6储层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1.57%为主,粒内溶孔次之为0.78%,面孔率平均为2.3%;实测孔隙度分布在1.8%14.9%之间,平
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研究区的岩芯、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建立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M区上乌尔禾组的地层格架,研究了上乌尔禾组层序控制下的各砂组的空
个旧地区地处华南西部,是我国著名的“锡都”。区内花岗岩广泛发育,岩性复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个旧地区龙岔河和北炮台岩体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两岩体似斑状花岗岩的岩相学特征、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条件、成岩过程、成因演化、构造背景等方面,取得以下认识和成果:两岩体均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其中龙岔河岩体的基质为中粒结构,北炮台岩体基质为细粒结构。斑晶主要为钾长石,前者相对于后者斑晶数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医药的关注,近年来对于小分子化合物的催化降解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如对硝基苯酚的催化降解。石墨烯贵金属纳米材料是将石墨烯与贵金属纳米粒子进行有效的组装,贵金属纳米粒子提供高效的催化位点,石墨烯提供反应场所。石墨烯与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对环境污染物如硝基苯酚等高效催化降解,也可用作催化传感材料用于电化学传感器。为加快石墨烯贵金属纳米材料在催化对硝基苯酚降解效率,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