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尔登湖》是美国19世纪超验主义先驱梭罗最为著名的作品。本文旨在讨论《瓦尔登湖》中的双关现象,试图从双关在《瓦尔登湖》中实现的三层作用入手,探讨其中译本优劣,归纳翻译策略。对原文双关特征的再现可以使译文读者透过译文更好地把握原文的逻辑关系,体会其中的修辞效果,以及原文处处流露出的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振聋发聩的深刻思想。本文拟对双关在文本中所起的三重作用展开进一步的讨论,通过译文对比,以探索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文语言的双关特征。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探讨表现逻辑关系的双关翻译。双关在文本中的一个基本作用就是上下文的枢纽,承上启下。本章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了双关产生的主要方式,分别从语音、语义和语法三方面探讨了双关所表现的逻辑关系。第二章探讨传达修辞效果的双关翻译。修辞效果是《瓦尔登湖》的主要语言特色,通过修辞的运用使得含蓄的表达成为可能。本章从审美的角度分别从幽默、讽刺和暗喻效果三方面,探讨了其产生原因,以及如何传在译文中达这种修辞效果。第三章探讨深化升华主题的双关翻译。描写自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最终是要实现精神的上升。本章从语用的角度分别从语境、句法形式及互文三方面在语篇的范围内探讨了双关深化升华主题的作用。这三章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呈现了《瓦尔登湖》中的双关现象,通过层层深入地讨论,发掘其中的规律,并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对策与变通方法。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要寻找最佳关联。从这点出发,译者在翻译双关时就可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如可采用双关分译,隐义显译,形式转化等方式以保留双关的逻辑关系,同时要充分考虑双关的语言形式在表现逻辑关系方面的作用。不以保留双关形式为主,而是以转换视点,重组原语信息的表层形式,通过同类词语的不断重现营造暗喻氛围等关联重构则是传达修辞效果时最常用的翻译策略。补充语境,加注、释义等则是在无法保留双关形式或意义的情况下,为了深化和升华主题而采用的翻译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