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搁田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约占能量摄入总量的20%,且需求量仍在不断增长。搁田是水稻栽培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通过搁田能减少水稻后期无效分蘖、最高苗数、无效氮素的吸收,增加水稻成穗率,也能有效防治水稻基腐病等疾病从而达到增产效果。本试验以江苏省优质水稻NJ9108为材料,分别在茎蘖苗数达预期穗数的70%、80%、90%、100%时开始控水搁田处理。通过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三个重复。在水稻拔节、孕穗、抽穗、成熟期取样测定农艺性状及相关生理指标,并提取成熟籽粒淀粉通过显微观察、近红外光、XRD等技术测定了淀粉相关理化性质。最终通过不同搁田的处理对水稻产量品质以及籽粒淀粉理化性质等研究,确定最佳搁田处理,并得到如下结果:1.在水稻移栽后32天左右,达到高峰苗期,搁田处理越早,高峰苗棵数越低,成穗率越高;孕穗前,90%时期搁田处理组水稻干物质积累量较高,抽穗后80%时期搁田处理组水稻干物质积累较多,不同搁田处理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无明显区别,在蜡熟期叶绿素含量70%、80%时期搁田处理高于90%、100%时期搁田处理;叶面积指数随着水稻生育期不断增加,在抽穗期时,由于无效分蘖增多,90%、100%搁田组明显高于70%、80%搁田处理组,其他阶段没有明显区别。2.搁田早(70%、80%搁田处理)能够增加水稻灌浆后期物质积累。水稻抽穗期时100%时期搁田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然而在成熟期100%时期搁田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而70%、80%时期搁田组较高,说明100%搁田处理导致水稻叶片后期衰老加快。在花后10~30天不同搁田处理叶片MDA含量还没有明显区别,但花后40~50天,早搁田组其MDA含量比晚搁田组(90%、100%)要少,说明较早搁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稻灌浆后期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延缓叶片衰老。三种抗氧化酶在水稻生育后期活性变化,总结为早搁田组水稻叶片的SOD、POD酶活性较高,在清除氧自由基,延缓早衰进程上有着积极作用,可以为水稻后期延长物质积累时间提供生理基础。3.不同搁田处理,其产量及品质存在差异,80%时期搁田处理组产量最高;在品质方面,早搁田处理的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均要优于晚搁田处理的,且以80%搁田处理的最佳。4.通过对花后10天籽粒淀粉观察统计发现,70%、80%搁田处理,其近糊粉层淀粉填充占比较小;粒度分析表明早搁田处理组的淀粉平均粒径小于晚搁田组。80%搁田处理组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溶解度低于其他搁田处理,而膨胀势较高,无序性更强。80%搁田处理组淀粉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消减值,糊化温度都最大,表明其淀粉颗粒溶胀程度最大、不易破裂、热稳定好。不同时期搁田处理淀粉的PPA、AAG、HC1水解特性发现,不同水解方式下的水解快速期不尽相同,但同种水解方式下,早搁田组水解速率明显快于晚搁田组,最终水解程度相当。
其他文献
干湿循环作用是影响黄土路基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路基在实际使用运营中受大气中的降雨与蒸发的循环反复作用,引发路基结构产生下沉、塌陷以及边坡冲刷等病害问题。本文以榆中
与传统使用的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材料如高强度钢、钛合金等相比,锆及锆合金因具有小的热中子吸收截面、优异的耐辐照耐蚀性能等特点而成为航空航天器活动构件的潜在结构材料
本论文以AM60B镁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配方均匀试验方案,在总浓度为40 g/L,由Na2Si O3、Na OH和KF所组成的硅酸盐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探究电解液成分与微弧氧化的宏观质量
火箭发动机推力测试是火箭发动机地面实验的重要部分,对于研究火箭姿态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是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力传感器的准确标定则是精确测量推力的基础。目前,
以固体废弃物——城市剩余污泥、磷石膏和赤泥为原料,以不同原料质量比和焙烧温度制备污泥/磷石膏陶粒,测定陶粒的堆积密度、含泥量、盐酸可溶率等基础性能。利用陶粒进行Pb2
特种集装箱作为可重复利用的现代化装载容器,在物流运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使用过程中,特种集装箱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损坏,为确保破损箱、污染箱再次快速
钢管混凝土具有承载力高、耐久性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在现代高层建筑、空间柱状结构和大跨度拱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核心混凝土普遍存在与钢管壁脱空的问题,一直未得
STEM 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其中科学的主要作用在于认识世界、解释自然世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并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数学则是作为技术、工程等学科的基础工具。如今,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主导着全球竞争,而STE
本研究借鉴哲学下伦理追求的基本架构和研究方法,构建翻译主体间伦理关系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中的伦理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翻译家叶君健的译介活动为具体案例,验证了这个框架的合理性,同时也为叶君健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本研究认为,翻译与其他人类行为相同,受人的意识支配,是一种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和意图所展开的主观能动性活动。翻译过程包含的主体与人类其它活动涉及到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衰老对在不同噪音背景下老年人汉语二三声声调感知线索使用的影响。15名年轻人与30名老年人参与了实验,被试需完成双耳分听和二三声声调识别两个实验。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