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则是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效率作为衡量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基于效率视角探究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并提出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方法,以丰富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量化的研究思路,以期解决农业科技创新决策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在梳理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现状分析,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非参数DEA模型对河南省2009-2018年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对2017-2018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效率的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整体来看,河南省农业科技的全要素创新效率均值为1.0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18个地市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效率低下问题,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投入不足或冗余、与成果产出不匹配以及创新能力不足,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相配造成的;另外,关于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政策环境、创新主体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素质、技术市场发育程度和技术引进与吸收都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技术市场发育程度和技术引进与吸收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而政策环境、创新主体经费投入以及科研人员素质由于过度依赖政府扶持政策、创新主体间科技投入不协调、创新环境落后等条件限制表现为负相关关系。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从政策措施、创新主体、人才储备以及科技环境四个角度提出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预期的创新点: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剖析了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趋势以及区域差异,并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