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国藩虽不是职业的教育者,但他一生坚持阅读,有其自身的学习经验。他又非常重视教育,从动机、习惯、方法等方面指导子弟读书,进而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教育思想体系。 在阅读目的上曾国藩强调读书对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意义,即读书首先是修业卫身,但他并不因此而认同读书求仕禄的世俗观念。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读书人可以通过移情诗书使自己精神得到升华。曾国藩阅读目的论的最高层次是读书要报国为民。 曾国藩强调培养阅读品质的重要,特别强调读书要有志、有恒。他认为立志在读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立大志可以克服恶劣的阅读环境。他还多次强调读书有恒,通过严格要求培养子弟的阅读习惯。他认为有恒需要兴趣来维持,并采用一些方法来培养子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方法上,曾国藩对怎样选择书、怎样看书有很多具体的指导。他主张读书广博,不拘门户之见,对其他学派广纳博采,兼收并蓄。在阅读教育内容上非常重视博览,突破了仅让子弟阅读八股文的局限。他要求子弟多读史书、文学书等,并看到了传统教育的缺陷,主张多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为了能广泛涉猎,他主张看书要提高阅读速度。曾国藩还认为须择书而读。他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为子弟开出一些导读书目,并编了文选读本。此外他还从写作的角度,从顺应和改变气质角度,从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角度选择阅读书目,指导子弟读书。并要求子弟阅读家庭教育类的书籍。 曾国藩认为书不能仅用眼睛看,必须出声读,而且重视诵读的方法。他认为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应该用不同的诵读方法。他把诵读看作是鉴赏文学作品和学习写作的重要手段,并十分重视诵读对陶冶性情,培养美感所起的作用。曾国藩对涵泳也有其独到的体悟。考查曾国藩对涵泳的描述可以看出他对涵泳的引申发挥:他强调作品本身包含了人之所需,所以人读书时是抱着愉悦的享受心态;阅读必须是阅读者本人自己去体会,别人无法代替。这就把读者的接受心理更加具体化了,而且强调了阅读理解中体验的个人性。 曾国藩还重视读书质疑,把质疑看作精读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倡读书的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古书。 曾国藩能够广泛吸取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他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博览和背诵的作用;重视诵读和涵泳;这些正是现代语文教育缺失的。他还非常重视教育者的影响作用,主张教育者要言传身教,树立榜样。他的阅读育人之道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借鉴。但曾国藩的阅读教育思想毕竟产生于封建社会,在阅读教育目的上,阅读内容上,不可避免的也有他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