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性腕关节支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zwhczw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桡骨远端骨折是全身中最常见的骨折,约占整个骨折病人的六分之一,是骨科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亦有很多,以外固定为主,而其治疗难点主要在于固定时稳定性和可调节性难以兼顾。本研究通过运用循证医学和DME的理论和方法,将中医传统小夹板治疗法作为对比,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设立客观的评价标准,探讨和客观评价可塑性腕关节支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试图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骨伤科新方法。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阳性治疗方法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对94例来自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骨折进行临床试验治疗。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35人,广东省中医院总院38例,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21人,其中男性33(占35.1%),女性(占64.9%),年龄18—78岁,平均61.9岁,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的整复时与骨折愈合后的尺偏角之差采用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掌倾角之差也采用t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疗效判定中,试验组优良率为93.6%,对照组优良率为74.5%,经Ridit分析,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论 可塑性腕关节支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维持尺偏角、掌倾角,及患者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小夹板。
其他文献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疾病,死亡率高达50%。因此正确诊断及治疗此疾病的意义重大。长期以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一
目的:寻求一种疗效确切、疗程短、并发症少、便于临床推广运用的慢性肛裂的治疗手术方法。 方法:将80例慢性肛裂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40例
目的:掌握角质形成细胞培养的技术,了解细胞的生长特性;表皮生长因子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影响,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有无异常分化的作用。方法:
目的: 1. 研究上胸椎前方的解剖结构,具体分析两侧喉返神经的走行及与椎体的关系,研究胸导管的走行及与椎体的对应关系。对比不同的个体出入纵隔的大血管与上胸椎的关系及其
研究背景 股骨远端骨折包括股骨内、外髁骨折,股骨髁间骨折和距关节面15cm以内的股骨髁上骨折,约占整个股骨骨折的6%,该部位多为松质骨且髓腔较宽。随着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我们选择56例颅内病变部位深、病灶小、边界不清或邻近重要功能区的患者,随机分成导航组和对照组。导航组28
不论是分析桥梁的结构响应,还是长期监测桥梁的健康状态,一个准确和有效的“基准”有限元模型都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多年使用,一些斜拉桥的结构、材料等都已经发生变化,仅依
目的FGFR2是参与骨骼发育过程的重要生长因子,其功能增强性突变可引起多种类型的骨骼遗传疾病-囟门早闭。有研究证实FGFR2参与了骨折愈合过程,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和作用结果还
本论文以环己烷为溶剂,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以四氢呋喃为极性添加剂,采用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多种线型和星型的液体丁二烯、苯乙烯系列聚合物。通过GPC、FT-IR、1H-NMR和
<正>花船浮庙在黑泽明的自传中,说在年轻时跟老师拍一部战国片,发现群众演员穿着古代服装赶赴片场或等着吃盒饭时,才真有战国状态,比他老师拍的戏都好。他没有告诉他老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