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朗独特的地缘战略位置,使其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往的桥梁和十字路口,也是近代西方大国尤其是英俄竞相争夺的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给伊朗局势带来重大影响,随后苏维埃政府撤回了驻伊朗军队,大大刺激了英帝国的扩张野心,于是英国趁机计划独占伊朗,欲将伊朗作为自己的保护国,建立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庞大殖民帝国,从而引发了伊朗反抗英国控制、寻求民族独立的一系列活动。战后英国在中东扩张的野心同其财力、军力不足的现实矛盾,以及中东多地反英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使英国不得不从伊朗撤军,也逐步改变了对伊朗的干涉政策。同时,借英国人之力崛起的礼萨·汗及其现代民族国家构建活动使伊朗增强了外交实力,开始不断挑战英国的影响,寻求伊朗民族独立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两国交往互动显示出重大的转折意义,既改变了历史上长期以来英国军事和政治干预伊朗的对伊政策,又开启了伊朗开展民族主义现代化改革,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新事业。本文以礼萨·汗建立巴列维王朝的时间为界,分1919—1925年、1926—1939年两个时段梳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伊英关系演变发展历程,凸显这一时期伊英关系的转折意义,分析总结两国交往的特点、制约因素和影响。文章主要分四个部分对伊英关系进行叙述和评析。第一部分是一战前伊英关系的历史回顾。首先回顾了 19世纪之前由英国势力进入伊朗而展开的伊英早期交往史,然后以英俄争夺下的伊朗为视角回顾自19世纪以来到一战结束时伊英之间的交往纷争史。第二部分探讨英国对伊政策与礼萨·汗崛起的关系。本部分详细叙述英国全面控制伊朗计划,即《英伊协定》的提出与失败,礼萨·汗借英国人之力逐步夺取伊朗最高权力的过程,展现了英国对伊政策由政治军事干预到以特定经济利益为主的转变,特别是礼萨·汗既借英国力量崛起又实行反英的民族独立政策,建立统一独立的伊朗民族国家的活动。第三部分聚焦巴列维王朝建立后到二战爆发前,伊朗与英国围绕伊朗独立主权与石油经济利益的争端和谈判。这一时期伊朗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而收回英国侵占的利益,英国执行对伊政治不干涉政策,回应了伊朗维护主权和利益的活动。此时伊英关系有三项重要内容:伊朗废除外国人在伊朗的治外法权和不合理经济特权,争夺波斯湾岛屿主权和领海权益,提升伊朗在英伊石油公司中的收益。伊朗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独立地位,维护了经济利益,但由于实力不济,在收回波斯湾巴林群岛主权等问题上收效甚微。第四部分总结和评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伊英关系。分析了两战之间英国的外交政策和伊朗“第三方外交”政策,概括了两战之间伊英关系的演变阶段,归纳了伊英关系由不平等走向平等、“石油外交”、斗而不破的特点,指出制约两国关系的因素有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地缘政治、国际形势和决策者个人因素,最后阐述两国交往对两国和后续伊英关系的影响。结语部分强调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两国关系的转折意义,分析礼萨·汗第三方外交策略的智慧和局限,指出伊英关系依然受历史惯性和国家实力影响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