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多年来备受教育界的关注。有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围绕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及与各学科成绩的关系展开。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成绩呈现积极的正相关。而自我调节策略(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SRLS)是指对自我学习的计划,监控。许多研究发现掌握有高自我调节策略的学习者较低自我调节策略学习者能够学的更快并能拿到更高的分数。近年来,国内外以大中小学生为被试对象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影响着自我调节策略。然而,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围绕着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策略的关系展开。在二语习得的环境下,初中生英语学习的自我调节策略的使用是否与其自我效能感存在关系的相关研究仍旧较少。而初中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又有了相当的英语基础,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学生很小就参加过英语兴趣班,有了一定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惯用的英语学习策略。因此,本研究旨在揭示初中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以及与自我调节策略的关系。本研究从作者所在实习学校温州二中抽取251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为被试对象。为了研究的准确性,所抽取的6个班级均为自然班。作者根据Do-Hong Kim等人于2015年编制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Chuang Wang,G?tz Schwab等人于2012年编制的自我调节策略问卷改编的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初中生的基本信息,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策略进行数据收集。通过收集该251名学生上学期期末英语成绩和最近一次单元测试,得出平均分,以减小误差。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初中生的性别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关系。与初中男生相比,初中女生更擅长使用英语学习自我调节策略中自我评价策略、寻求社会支持策略、做笔记以及复习笔记的策略。2.初中生英语学习年限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与英语学习自我调节策略中的组织与转换策略呈显著正相关。3.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与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总体来说,初中生英语学习成绩与英语学习自我调节策略存在着正相关,尤其是自我评价策略、组织与转换策略、寻求社会支持策略、坚持策略、寻求机会策略、记笔记以及目标设定策略。4.总体来说,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低自我效能感者较少使用记忆与复述策略,中等自我效能感者较常使用母语来帮助学习,而高自我效能感者更擅长使用思维来学习。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学习自我调节策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能够采用多种策略进行学习的英语学习者,意味着更好的表现和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英语教师如能有意识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各种策略,尤其是思维策略,对学生的英语成绩的提高将会起到不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