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机理和规律及植被类型对流域产沙量影响的研究,揭示该地区土壤侵蚀的危害程度和植被退化的原因,寻求建立有效合理植被模式及植物种间搭配的途径,以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以嘉陵江上流碗厂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长期定位观测和实地调查获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运用直线回归、幂函数回归、指数回归、对数回归和多元非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单位面积坡面土壤侵蚀量与土壤侵蚀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及流域产沙量与植被状况的关系,并比较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在此基础上,分析植被恢复对防止坡面土壤侵蚀,治理流域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结果表明: 一、在影响试验区流域坡面土壤侵蚀的诸多因子中,年降雨侵蚀力、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三个因子的作用最大,因此,可将此三个因子作为评价该地区坡面土壤侵蚀程度的指标因子。 二、坡面土壤侵蚀量与年降雨侵蚀力的回归关系表明,在植被恢复的初期阶段,坡面土壤侵蚀量随年降雨侵蚀力增大而增加,其变化规律按指数关系变化,它们服从Y=aebx的关系,式中Y表示坡面土壤侵蚀量,x表示年降雨侵蚀力,a、b为系数。当植被状况变化达到动态平衡时,坡面土壤侵蚀量随年降雨侵蚀力增大而增加,其变化规律按幂函数关系变化,它们服从Y=axb的关系,式中Y表示坡面土壤侵蚀量,x表示年降雨侵蚀力,a、b为系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侵蚀量的大小顺序为:林灌草植被土壤侵蚀量<灌草植被土壤侵蚀量<林草植被土壤侵蚀量<草本植被土壤侵蚀量。 三、坡面土壤侵蚀量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回归关系分析表明,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侵蚀量随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大而减少,其变化规律按幂函数关系变化,它们服从Y=axb的关系,式中Y表示坡面土壤侵蚀量,x表示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a、b为系数。不同植被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为:林灌草植被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灌草植被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林草植被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草本植被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 四、坡面土壤侵蚀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回归关系表明,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侵蚀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减少,其变化规律按幂函数关系变化,它们服从Y二ax匕的关系,式中Y表示坡面土壤侵蚀量,x表示土壤有机质含量,a、b为系数,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林灌草植被土壤有机质含量>灌草植被土壤有机质含量>草本植被土壤有机质含量。五、坡面土壤侵蚀量与年降雨侵蚀力、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三个指标因子的回归关系分析表明,坡面土壤侵蚀量随三个指标因子的变化趋势服从Y=a。占刀c/“的多元非线性关系,式中Y表示坡面土壤侵蚀量,。表示年降雨侵蚀力,p表示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Y土壤有机质含量,a、b、c、d为系数。六、流域产沙量与流域植被类型加权植的回归关系分析表明,在试验区的地质地貌类型和降雨特性一致的情况下,流域产沙量与流域植被类型加权值之间服从Y=aLn(x)一b的对数回归关系,式中Y表示流域产沙量,X表示流域植被类型加权植,a、b为系数。且随着流域植被的恢复与植被模式和结构的优化,流域产沙量呈对数关系递减。 在试验区内,随着植被恢复和草本植被到林灌草植被演替进化序列的发展,坡面土壤侵蚀量和流域产沙量都得到了有效遏制。4类不同植被类型坡面土壤侵蚀量的差异关系,可用来指导高效水土保持植被模式的建立和现有低效林分的改造;坡面土壤侵蚀量与各指标因子的数量关系式,可以表明在影响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中,各因子贡献率的大小,利用各因子对坡面土壤侵蚀作用的大小,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的水土流失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流域产沙量与植被类型加权值的数量关系式,可用作与试验区相似地区水土流失的预测预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