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静态液化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123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态液化通常发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饱和松散颗粒土中,例如砂土和粉煤灰。在不排水条件下,对完全饱和的松散砂土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发现,砂土的抗剪强度在很小的应变条件下就达到峰值,之后迅速迅速下降到一个很小的稳态值,其原因是剪缩型饱和砂土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正的孔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迅速升高,引起抗剪强度大幅下降,即表现出软化特性。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砂土的工程特性,包括排水特性、不排水特性和液化机理等。深入研究了状态相关剪胀理论,分析了不同剪胀方程对本构模型的作用,针对砂土的工程特性,说明了不同剪胀方程的特征和应用范围。 基于临界状态理论,对Boukpeti等人提出的模型进行了修改,简化了硬化规律并将状态参量引入塑性势函数,构造了一个新的描述砂土静态液化的本构模型,该模型主要用来描述砂土的软化特征。该模型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只用一组材料参数对不同初始状态下的土体反应进行模拟,而且相对原模型减少了模型参数的个数。 采用改进的微粒群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用优化得到的参数对不同围压和初始密度条件下的试样进行了三轴排水、不排水试验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验证了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将模型参数作为影响因素,以预测结果作为考查指标,对模型参数作了敏感性分析,从而区分出了影响模型的主要参数和次要参数。并讨论了模型参数对土体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网壳结构向超大跨度发展是社会的迫切需求和建筑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巨型网格结构体系能够解决网壳结构跨度过大时受力性能不良的问题。本文结合巨型网格结构体系的概念,提出
预应力索拱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杂交结构体系,它将柔性拉索结构与刚性拱结构有机结合而成,这种结构既充分发挥了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又充分利用了索材料的高抗拉性能。而且通过构造
冲击荷载常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重大破坏,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并危及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冲击荷载作用下,随着材料应变率效应和结构惯性效应的出现,结构的材料性能、力
现代木结构建筑具有生态、环保等特点,是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随着建筑设计、生产工艺及施工手段等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集成材/胶合木技术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节点设计
从1899年至今,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剪一直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的经典问题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此已有较多研究,但是由于剪切问题的复杂性,对其机理的研究还需不断深化
传统生物除磷由于需要排除大量的剩余活性污泥,系统污泥浓度较低,排除的污泥总量少,磷绝对去除量难以提高。这种低污泥浓度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弱,致使生物除磷效果不稳定。
鲁棒性在工程结构抗连续倒塌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各国规范中要求结构被设计成鲁棒的以抵抗意外事件导致的连续性倒塌,但都只停留在定性要求层面。尽管目前存在很多结构鲁棒
桩基础是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形式之一,其种类和形式多样,主要功能为承受上部荷载并将竖向荷载传递至深层地基,因此极限竖向承载力的研究是桩基础设计计算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公共集聚场所火灾频发,对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伤害。如何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成了防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尚没有针对公共建筑的消防法规,研究大型公共建筑的防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以其承载力高、抗震性能优越、延性好等诸多优良的性能,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及工业厂房中被广泛地采用。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管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