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确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疼痛责任椎体的一致性,判断SPECT-CT对OVCFs患者疼痛责任椎体的确定价值,从而为有MRI检查禁忌症的OVCFs患者提供替代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研究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46例OVCFs住院患者,其中28例患者病程在3周之内,属于急性期骨折;18例在3周以上,属于非急性骨折。所有患者均行SPECT-CT和MRI检查,并且根据MRI及SPECT-CT共同确定疼痛责任椎体,然后行PKP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手术治疗效果,使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治疗前后VAS评分,从而判定责任椎体的准确性;应用Kappa检验和McNemar检验分析SPECT-CT和MRI两种检查法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同时计算SPECT-CT检查方法所诊断相关疼痛责任椎体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等各种诊断性试验指标。结果:46例患者中,MRI检查出OVCFs的责任节段79个,SPECT-CT检查出责任节段83个,最终77个椎体行PKP手术治疗。术前VAS评分9(6~10)分,术后3天评分0(0~0)分,术后1个月评分0(0~0)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急性期28例患者共36个椎体行PKP手术治疗,其中MRI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有37个节段,SPECT-CT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有36个节段;非急性期18例患者共41个椎体行PKP手术治疗,其中MRI检查出42个节段符合诊断标准,SPECT-CT检查出47个节段。分别将骨折不同时期的MRI和SPECT-CT的诊断结果进行Kappa检验,结果提示两种方法的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期Kappa=0.943(P﹤0.05,95%CI:0.878-0.990),提示两种检查方法高度一致;非急性期Kappa=0.734(P﹤0.05,95%CI:0.641-0.827),提示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一般,但总体来说,Kappa=0.818(P﹤0.05,95%CI:0.756-0.880),一致性好。对比不同时期骨折的SPECT-CT与MRI检查结果的符合性,采用Mc Nemar检验,结果提示两种检验方法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骨折的不同时期,尤其是急性期,SPECT-CT的各种诊断性试验指标与MRI一致性较高。结论:SPECT-CT在明确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责任椎体方面与MR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尤其是对于急性期骨折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不能接受MRI检查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较为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