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作为古代中国这个诗歌国度中晚生的新体裁,由附丽音乐的非文本体式和花前酒边的“艳科”起家,历经千年流程,自附庸而渐成大国,与诗、赋、曲抗衡并辔,成为中华韵文的代表体裁。一部词史,跨越千年,有若一部恢宏跌宕的交响乐曲,清代词则为他谱就了流金溢彩的结末之章。词兴于唐,盛于宋,衰落于元明,而清词振颓起衰,艳称中兴。学者每论及清词,多从其中兴着手,但综观近百年的清词研究,学界的研究视域仍是狭窄,学者们的目光主要集中于纳兰性德、朱彝尊等名家的研究上,而对一些名动一时,颇有开创之功,但后世不为人熟悉的大家有所忽略。就清初承云间余绪而百家腾跃,对词风胚变有重大意义的广陵词坛而言,其组织者王渔洋研究者不乏其人,而对当时“真正的词苑核心巨子”邹袛谟、彭孙遹等人的研究则寥若晨星。兹就当时与王渔洋齐名词坛,号称“彭王”之“彭”即彭孙遹之生平创作略作研究,以彰显其词之高度的艺术成就及其对清词发展之贡献。
全文共分三章:
1.生平与创作。彭孙遹身世经历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其在清初社会背景下特殊的生平际遇,孕育了其词隐含于背后的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由此生发出在清词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在清词中兴过程中承云间正统又开风气之先,率先垂范,遂使其词成为一时之典范,其人则为桂冠词人,名动当时。
2.彭孙遹词内涵之全面探讨。孙遹词虽被目为艳词当家,但据本章对其词集及其词之选本概况之列举,并以图表形式对其词所涉及的题材内容进行的初步地分类统计来看,他的词并非如此狭窄,而是多姿多彩,繁复丰美的。
3.艺术特征。孙遹词之主打风格主要是:花间之风——花间词之清俏流丽;清华之体——清新自然与高华飘逸的集合体;劲键之气——率多悲壮,不减稼轩。其修辞艺术则主要表现在句式与选词的灵活多变、参差多态;善用领字从而使声调协婉;用事用典则博学妙用,给人以目不暇接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