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下料优化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angjitianya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足“一刀切”模式的矩形件下料优化在石材切割、木材工业、玻璃加工等行业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矩形件下料优化算法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存在下料工序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加工模式、促进生产的作用。因木材含有缺陷的材料特性会给木板材(下文简称为板材)的下料工作造成较多干扰,致使很多优化算法并不能直接在板材下料加工过程中得以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缺陷情况的下料优化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无缺陷板材和含缺陷板材的矩形件下料优化问题。因为板材中可能会含有缺陷,所以本文提出了以下方法进行板材的下料优化:首先,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板材缺陷的检测,获取缺陷信息,剔除不合格材料,定位缺陷位置。对于像蓝变这类木材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运用Hue-RGB识别技术对木材是否发生蓝变进行检测;对于其他类型的木材缺陷(节子、裂缝等)本文使用Otsu’s方法的最佳全局阈值处理、阈值分割、形态学方法、区域描述子等对板材(木材单板)所含缺陷进行了识别和木材缺陷位置坐标的提取。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启发式算法对不含缺陷的板材进行下料优化,再将计算机视觉获得的缺陷位置信息考虑到优化排样过程中,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含缺陷板材的下料优化问题。然后,为该下料优化算法设计制作了 GUI,通过GUI可以直观的获取原材料大小、待下料零件尺寸、下料优化结果排布、板材利用率等信息。而且该GUI可以人工设定板材缺陷位置信息,使其具备了较好的实用性和可维护性。运用上述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获得了以下结果:(1)运用Hue-RGB方法对蓝变木材的检测准确率、查全率、误检率以及平均检测用时分别为 85.37%、97.22%、3.66%和 0.79 秒;(2)结合Otsu’s法、阈值分割、形态学方法和区域描述子等工具对节子、裂缝等缺陷检测的准确率、查全率和平均检测用时分别为93.7%、99.72%和0.48秒;(3)运用本文所提出的下料优化算法对含缺陷板材的矩形件进行下料优化能够使板材的平均利用率达到91.33%。上述结果证明了本文运用MATLAB软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启发式算法和简单的人机交互技术实现了对含有缺陷板材进行优化下料的设计初衷。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设计能够基本满足“一刀切”下料要求的同时能有效的解决含缺陷板材的矩形件下料问题。
其他文献
利用外源GA3打破’金乡’大蒜气生鳞茎休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休眠气生鳞茎和GA3处理气生鳞茎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响应外源GA3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究差异表达基因与GA3
光子系统在量子信息处理和传输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譬如,利用光子与原子(或人工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完成信息的安全传输、存储和快速的并行计算处理等任务.光子系统具有多
当下盛行的网络“洗稿”已经引发侵犯原创作者著作权、加剧数据平台恶性竞争、扰乱文化市场、破坏国家科研人才培养秩序等一系列现实危害。亟待厘清其法律属性、分析其社会危
介绍了铜陵有色稀贵金属分公司利用卡尔多炉处理铜阳极泥的工艺特点、生产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社会认同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这不仅在于维系团结和秩序,更在于为人提供终极的价值和意义关怀。转型期的社会矛盾根源之一是由文化价值观的混乱导致的社会与文化认同的危机。
智能钎焊作为五大工程中智能制造工程中的一部分,基于钎焊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以及计算机、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将进入一个全新发展的新阶段.同
背景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常见致死性X连锁隐性遗传病。临床上DMD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物理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矫形治疗等,但都不能延长患者寿命。DMD基因治疗是目前治疗DMD最有希望的手段之一。DMD基因治疗依赖于高效的病毒载体系统,其中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腺病毒(adenovir
【正】痛经是月经期和月经期前后出现的周期性下腹痛,常发生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偶尔发生在月经期后数日内。下腹痛呈痉挛痛和胀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大腿内侧及肛门周围。可伴
本文利用EViews统计软件,以天津市1990年~2005年有关数据为基础,对国民生产总值、城乡储蓄存款、人均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和利率水平等因素与天津寿险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