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劳动成本比较——基于美国的中国劳动力成本分析与预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GDP总量、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在这些可喜成果的背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其中劳动力成本方面的差距尤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生产要素全面、快速流动,一体化进程日趋明显,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生产厂商的角度来看,劳动力成本是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从劳动者角度来看,劳动力成本又等同于劳动报酬,即工资收入。因此,能否找到一个合理的劳动力价格,使生产者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让劳动者的收入满足度达到最大,是学术界一直在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从本文来讲,主要研究的目标是以美国为相对标准,通过对GDP、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通货膨胀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及其相应的年均增长率的比较,分析中国如何以及何时能够赶上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水平,从而使国民的生活质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水平。   笔者将分五个部分来分析中美劳动力成本的情况。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将对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作一个综合的论述;在第三部分中,首先提出了两对矛盾体--厂商低劳动成本的要求与劳动者高工资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劳动成本上升与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之间的矛盾;其次,基于两国劳动力成本发展走势,笔者提出了“中美两国劳动力成本将趋于一致”的假设,并阐述了理由;第四部分,通过两国历史数据的分析、计算和处理,论证前一部分中所做出的假设,并得出了中国用35-40年的时间来追赶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水平是比较合理和符合现实国情的;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作为本文的收尾。
其他文献
从国际贸易由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转变为由双边贸易推动的过程中,东盟作为唯一一个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在世界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对东盟周边大国的经济、政治、
由07年开始,延续至今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摆脱危机的影响,都纷纷采取了很多政策。其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