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及其对策研究——以苏州地区中学生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诚信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诚信教育有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地社会风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文从诚信的内涵出发,以苏州地区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州地区的初中生的诚信的调研,概括了他们的诚信缺失的表现:涂改错题,成绩单讲假话欺瞒家长老师欺瞒实情真相考试作弊等,分析了造成中学生这样的诚信缺失的状况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对诚信内涵的研究和学习以及通过搜集调研资料,我在文中也提出了怎样应对这种现象的策略。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层面对诚信进行古代和现代不同阶段的理论的分析,并且在文中阐明中学生的特点和中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和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对苏州地区部分中学的学生进行有关诚信的调查问卷和通过对结果的总结分析归纳出中学生的诚信缺失现状以及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总结归纳出中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学校教育力度的不足和学生自身的原因。第四部分对如何改善中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和加强对初中生的诚信教育进行了对策的研究和探讨,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齐心合力。  本论文在按照我国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的指导下,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来深入开展,理论联系实际,在写作的过程中,笔者为了更好的了解苏州地区初中生的诚信问题,设计了20个有关于诚信问题的调查问卷,在吴江区松陵一中,高级中学,盛泽中学分别投放了200份调查问卷,总共600份,共有效收回了571份,收回率达到了96.7%,本文所使用的有关数据,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都是来自于此调查问卷,在后面文章中就不再一一说明了。
其他文献
高校校园媒体是校园内部及学校与社会进行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是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和高校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载体,它包括广播电台、校内有线电视、校报和
管理人员测评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领域,这个热点的产生有着丰富的现实根源和社会背景。各级管理人员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流砥柱,组织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因此,为了科学的进行管理人才的综合测评,尽可能地谋求“人—职匹配”,自然不能缺少有效的综合测评方法和技术。人才测评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测评的内容是什么?二是如何进行合理的测评?人才测评作为一种不精确推理,本身涉及到
现代心理语言学认为,阅读是一种主动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读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推测和确认的思维过程。读者依靠自己的阅读监测能力来判断自己是否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初中生在校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其与网络成瘾的文献进行学习和综述,发现在校生活事件发生后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影响初中生网络使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初中生在
跳高曾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我国跳高项目的发展高峰阶段,许多优秀运动员在田径史上留下了自己光辉的一页。可随着老一批运动员的退役,我国跳高
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中是否会逐渐失去自己原有文化的独特性,青少年作为对新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群体,他们的民族认同感经历着怎样的
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6年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宣告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在我国,中央教育审议会1971年通过了《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的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