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四联疗法及调气理血清热化湿中药治疗Hp阳性CAG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各自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不足,努力探索出治疗Hp阳性CAG更为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12月到2019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一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标准、脱落标准、实验中止标准将符合要求的Hp阳性CAG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人。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四联疗法:克拉霉素分散片每片0.25g 2片/次2次/日早晚饭后两小时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每片0.3125g 1片/次2次/日早晚饭后两小时服,胶体果胶铋胶囊每胶囊100 mg 2粒/次2次/日早晚饭前半小时服,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每胶囊15mg 2粒/次2次/日早晚饭后两小时服。实验组给予四联疗法联合调气理血清热化湿中药,四联疗法用药及用法同对照组,调气理血清热化湿中药每日1剂。四联疗法服用2周,停药1个月。中药在同四联疗法同时服用2周的基础上,继续口服6周,中药共服8周。两组按要求服药结束后评估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检测并记录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复查并记录14C尿素呼气试验(Urea breath test,UBT)结果。观察对比患者服药前后及两组间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安全性指标变化、14C尿素呼气试验Hp值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临床症状总积分各组前后对比二组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5),具有可比性。用药后二组临床症状总积分与用药前相比,经检验?~2=59.259>5.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临床症状总积分两组治疗后的对比用药后实验组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14C尿素呼气试验Hp转阴率对比两组Hp转阴率分别为对照组77.5%、实验组90.0%。经?~2检验?~2=1.47<5.99(P=0.225>0.05)两组Hp转阴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15%、实验组5%,对照组>实验组,采用?~2检验中的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P=0.263>0.05,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用药前,二组患者在饱胀、胃痛、烧心反酸、嗳气、纳差的症状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5),具有可比性。用药后对照组、实验组各临床症状积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饱胀、胃痛、嗳气、纳差方面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烧心反酸方面治疗后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有下降,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饱胀、胃痛、纳差、嗳气方面;对照组在改善烧心反酸方面强于实验组。2实验组与对照组在Hp转阴率方面无差别。3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别。4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前后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